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人物故事
零距离感受陈毅外长的风采
发布时间: 2012-03-23    作者:李景贤    来源:国史网 2009-1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当中,为外国人所熟知的人屈指可数,陈毅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元帅外长”、“诗人外长”闻名于世。

  毛泽东“布子”,陈毅踌躇

  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部长一职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但他的政务活动过于繁忙,他这个人又举轻若重,事必躬亲,劳心、劳力、劳神。大约四年过后,毛泽东同志为减其负,萌生出“外交换帅”的念头,并暗中“布子”,将其锁定在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陈毅身上。在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心目中,陈毅人才难得,政治上强,既有战略头脑,又有外交才华。l954年秋天,陈毅从上海市长的岗位上被调到北京任副总理,他预感到将要接任外交部长一职。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陈毅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其副总理的分量明显加重,由他兼任外长,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不过,陈毅并没有立即挑起这副重担,这里面事出有因。当年他在西藏考察时,因高原反应而头疼不已。返京后不久,在印度驻华大使举行的一次电影招待会上,陈毅突然晕倒。之后,他便向中央告假,疗养了一年。19582月,陈毅副总理才开始兼任外长一职。

  面对毛泽东亲自点将,一向心胸坦荡的陈毅曾一度忐忑不安。他这个人有自知之明,对能否挑起、挑好外交这副重担,心里没底。一是因为,作为新中国首任外长的周恩来,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多年,被公认为全世界罕见的外交全才、奇才,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二是因为,陈毅深知自己有一个好感情用事的毛病,觉得这种不良习性对一个外长来说是致命的,担心会因此“砸锅”,误了党和国家的大事。

  在接过外交重担之前,陈毅曾坦荡荡地推辞说:“我这个陈毅,有时候说话很有破坏性,有时候好感情用事,感情一上来说话就冲口而出,不管轻重的。在我们内部,对同志有什么伤害,可以对同志解释;在外交上这么一来可就砸锅了。”对夫人张茜,他说得就更直:“我这次兼任外长,可能有四种结果:第一个是干出成绩,第二个是一般化,第三个是犯大错。第四个是得大病。”

  陈毅在中国外长这一岗位上名义上工作了十三四年,直至l972年辞世。但是,在“文革”开始后,他就逐渐被非法剥夺了工作的权力。在只有七八年的“有效工作时间”内,这位元帅外长,在国际大舞台上,与周总理一样叱咤风云,为新中国外交立下了赫赫战功,赢得了他所预期的第一种结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人们更多看到陈毅外长“立马横刀”那刚性的一面,但他的才气、文采、风趣、人情味,他的人格魅力,也常常为知情者所称道。外交部的人都亲切地管他叫“陈老总”。19638月,我进入外交部工作后,曾有幸为他当过俄语翻译,还有机会在许多场合零距离目睹了这位元帅外长的风采。如今,40多年过去了,敬爱的陈老总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铁骨铮铮的元帅外长

  1965年秋天,亚洲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毛泽东提出,请陈老总出来向中外记者讲一讲。当时,陈毅正在外地,得知主席这一指示后立即往回赶,在回京的火车上,就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

  陈毅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天,即929,就举行了一次大型的中外记者会。外交部翻译处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五大语种都派出了超一流的高翻去进行同声翻译,领导让我也到“前方”去体验和学习。

  那一天,偌大的一个会场被三四百人挤得水泄不通。答问时,陈老总讲到了十五六个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他几乎都是即兴讲,时而阔论世界大势,时而推挡刁钻的问题。在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记者们所提各式各样的问题,陈老总镇定自若,对答如流,滴水不漏,足见他对国际大势、国别关系与中国对外政策之精通。

  这次记者会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面对美国人的战争威胁,陈毅横眉怒目,发出阵阵吼声:

  ——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16!我的头发都等白了!或许我没有这种“幸运”能看到美帝国主义打进中国,但我儿子会看到。他们会坚决打下去的!

  ——请记者不要以为我陈某人是个好战分子,是美帝国主义穷凶极恶,欺人太甚!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销!

  陈老总的话音一落,在场的所有中国人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人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振奋之情。老元帅在“一切都报”这句老话后面特意加一个“销”字,加得实在是妙:总有一天,会把世界上所有的“害人虫”统统都给“报销”掉!

  2008年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的大型专题片,其中有一组回顾周恩来同志与陈毅同志兄弟、战友情深的镜头。我看着看着,没想到荧屏上出现了上述记者会的画面,而且,还对陈老总当年“一切都报销”那声怒吼刻意进行了渲染。这位老元帅是位诗人。“诗如其人”,诗人那首脍炙人口的《青松》,赞美的是中国人民“压不垮”的英勇气概,也是这位元帅诗人的自我写照。

  陈老总这个记者会时间之长,声势之大,涉及问题之多,答问之精彩,影响之深广,在共和国60年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我在这个记者会上听俄语高翻的同声传译,感到陈老总的骨气、陈式语言的那种“虎气”,全都给译出来了。

    1. 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2. 习近平的“外交风采”
    3. 风采堂廉政教育基地的启示
    4. 重现志愿军风采的长篇纪实
    5. 香港回归20年:东方明珠何以风采依旧
    6. 学者风采:文章不写一句空——记党史专家沙健孙
    7. 李仁武:彰显继续走在改革前列的广东风采
    8. 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时代风采
    9. 感佩“一把手”余秋里血染的风采
    10. 习近平“旋风外交”展现大国风采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