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
军民融合:新时期国防经济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 2011-05-17    作者:刘义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4-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防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对国防经济指导方针原则提出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精辟论述。大批学者逐步总结归纳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并以毛泽东临战时期改变落后、积极备战的理念,邓小平战略性转变下的服从大局、改革搞活的理念,江泽民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时期的适应“两场”、转变机制的理念,胡锦涛21世纪新时期军民融合、完善体系理念为代表的,反映各个时期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经济理论。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一科学发展理念,集中反映出胡锦涛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的国防经济思想,既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国防经济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防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

  坚持军民兼容 加大创新投入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显然,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必须走军民兼容的发展道路。中国加快军民兼容型科技创新体系,应当通过改善技术流通机制来实现,加强规划、计划和繁荣技术市场相结合。在技术流通领域创造广泛的商业环境,活跃技术商业气氛,从而形成一个活跃的有平等规则的社会主义技术竞争环境。一方面激发大中型企业寻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调动技术拥有者不断开发的积极性。同时,运用信贷、税收、物资等经济手段和配套的法律手段,改善技术流通的宏观控制,引导技术发展方向,使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相互转移。

  当然,还应健全完善军民结合、转化顺畅的科技保障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科技优势,结合民用高新技术研发、项目技改、科研攻关等,或直接应用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大力推动军队后勤装备器材和保障物资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军事安全和保障功能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军事先进技术向民用转化和军事设施向民用经济社会开放。

  拓宽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教育

  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运用到军事领域;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越来越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军事人才和地方人才的界限越来越小。我们必须拓宽以军校为主导、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和以社会义务教育为基础的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

  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事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地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中进行补充。如美军中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就有40%是来自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军营,是军队所需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地方高等学校开展这一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条件。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进入信息时代,工业时代独立的军事后勤的部分保障功能开始返还社会,许多军队后勤的保障职能特别是附属职能转交社会,由社会承担相应的保障任务。这种军地后勤保障体制的建立,使军事后勤保障向社会保障回归。

  因此,首先要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储供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如依托国家、地方现有储备体系,重点实物储备作战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急需的战略物资;依托地方工业产业生产体系,重点生产储备战时需求量大、社会生产能力强的物资器材;依托地方商贸、物流体系,重点动态储备市场流通量大、产品保质期短、地区潜力不足的物资器材;依托经济社会物资供应体系,建立完善军民后勤供应保障网络。

  其次,要健全完善军地互补、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按照军用为主、民用为辅、体系完整的要求,采取选择地方已建设施赋予任务,或结合地方新建民用设施贯彻军事需求等方法,就近确定地方医院、血库(站)、仓储、加油站、港口码头等民用设施为动员对象;按遂行任务要求落实配备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和通用物资器材。同时,还需建立军民融合国防交通体系。在规划计划中体现军民融合,统筹考虑国防交通建设与国家交通建设,力求使交通路网布局、线路走向、重点项目建设兼顾国防建设要求。

  再次,健全完善军民对接、统一规范的标准制度体系。着眼细化、量化、具体化,统一制定物资分类和编码标准、信息技术体制和系统管理技术标准、设施设备编配和使用标准、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规范等,确保军地后勤保障业务标准和规范相一致。军地联合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和配套制度,对落实军事需求、民力资源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权利义务、职能责任、经费保障、机构设备、奖惩措施的法律界定具体化,建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规政策体系。

  此外,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民营科技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目前民营企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运作机制活等优势,可以适时将民营企业的部分资金吸纳进来。可在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订购时,更好地发挥其技术领先优势,带动配套厂进行技术调整。民营企业可以适时从部分关键零件入手,通过局部带动整体,并将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在军品科研订购中。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出版社)

    1. 战略规划: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高端引擎
    2.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立法经验与启示
    3. 军民融合的关键在于机制融合
    4. 实现军民融合要率先实现“思想”融合
    5. 军民融合:新军事变革的中国道路
    6. 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须保留核心军工能力
    7. 用融合发展助力科技动员
    8. 转变发展模式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9. 科技资源亟待军民融合
    10. 金一南:军民融合最终的要求是一场军事变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