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赵晓:“政府主导”模式冷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经济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和发展路径。从历史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随后又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提法,特别是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转型战略虽不断完善,但十几年过去了,效果却总是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我们总是试图以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转型的问题,所以老在原地绕圈圈。其实,经济转型首先需政府转型,这才是根本之策。
  这首先可能涉及到理论认识问题。有一种观点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世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归功于“政府主导”,甚至把“政府主导”与“中国模式”划等号。由此理所当然地认为,政府有必要在今后中国经济转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总之,不管是经济增长还是经济转型,都不能离开政府这个“大管家”。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有失偏颇,如果过度沉迷于“政府主导”可能会误导转型。实际上,中国经济转型首先需要政府放权,而不是更多地与民争权,计划经济没能取得成功应该就是最好的佐证。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过程其实就是政府逐渐放权而微观经济主体不断获权的过程,没有产权,没有经营自主权,经济活力和经济奇迹就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实行的是双轨制,注重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即一方面是给缺乏市场竞争实力的国有企业以必要的补贴和市场保护,另一方面对一些小而灵活的资料生产部门逐步开放,允许外资和民营经济进入。这种双轨制不同于东欧的休克疗法,有效保证了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平稳过渡。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主导”模式的阶段性和局限性,“政府主导”模式的优势是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而非经济质量的改进。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生产要素红利、人口红利、出口红利都将逐渐退去,可挖掘的只有创新红利和制度红利,进而释放城市化基础上的内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新的时期,我们需要的是以“全民参与式”改革来替代“政府主导式”改革,因为只有市场才知道“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在哪里。
  时至今日,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完善,如果继续依赖“政府主导”,在“GDP至上”、“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发展是第一要义”的习惯性思维主导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必会造成如下的市场扭曲:一是在政府的保护下,资金和土地等资源以低于市场的“管制价格”向大企业和富人集中,拉大贫富差距;二是权利缺乏有效硬约束,有些“猫”就与“权利”结合起来,划定垄断区域,不准别的“猫”到自己的领地里来抓“老鼠”,从而滋生权力寻租;三是在“增长主义心态”作用下,地方政府容易着眼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经济增长。“全民招商”、“大干快上”、搞基建上大项目,以牺牲环境或资源错配为代价来做大GDP。经济增长稍稍趋缓,逆经济周期的凯恩斯经济刺激政策就接踵而来,消费难有表现,投资就只好又成了全部寄托。
  与此同时,“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财力,政府在全面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财政开支也就会越来越大,直接的结果就是“结构性减税”政策迟迟难以落实,因为支出不减何谈减税!而另一方面,政府又缺乏资金用以提供公共服务,该干的没有干好,不该干的又插手太多。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金保博士对此文亦有贡献)

查看原文
    1. 主导气候谈判须发展自主科研装置
    2. 迟福林:“十三五”应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3. 迟福林:2020:中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大趋势
    4. 纠正“权力主导”的带兵理念
    5. 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6. 迟福林:以服务主导助力经济“转弯”
    7. 迟福林:改变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
    8. 学术评价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主导成因及平衡机制
    9. 加快推进以消费为主导的转型与改革
    10. 力争主导亚洲研发中心形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