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健康经济: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03    来源:求是理论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国过去经济发展粗放,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付出的资源环境等代价过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应顺应全球追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健康经济发展模式。
  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健康经济,是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健康为目标、以维护生命健康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促进经济运行健康,要求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不超出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实现绿色发展;要求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集约发展;要求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平衡发展。二是经济运行必须以不损害人的生命健康为底线,以保障生命安全、提高健康水平为原则,充分考虑发展的资源显性成本和健康隐性代价,实现生产过程、市场流通、产品服务和消费处置的全程健康,践行以人为本。
  健康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健康、社会和谐。它摒弃追求物质产出最大化的传统发展模式,颠覆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考核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健康经济以促进生命健康为基础,以发展高附加值健康创造业为路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型发展模式。
  健康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经济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健康的基本标志,它与人的生命健康共同构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这既是发展健康经济的根本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
  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健康经济,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破解发展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投资、高出口、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将健康纳入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注重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选择。
  抢占发展先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健康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当前,生物健康技术突飞猛进,健康产业附加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呈现引领新时期全球经济的趋势,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果我国率先倡导和发展健康产业,就有可能抢占全球发展制高点,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健康需求、促进健康消费等方面占得发展先机。
  建设民生工程。生命健康是人的永恒追求,健康经济则是发展的持久动力之源。发展健康经济,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以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凝聚国际共识。健康经济的进取型发展理念容易形成国际共识,特别是能够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因此,我国率先倡导健康经济发展模式,以健康引领发展,有利于在全球凝聚共识,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发展健康经济的政策建议
  制定健康经济发展战略。开展健康经济研究,制定健康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将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等健康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产业规划。破除限制健康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和配套政策支持健康经济发展。
  推进试验示范和改革创新。选取东、中、西部典型地区,分别进行健康经济试验示范,赋予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权,推进土地、户籍、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创新。
  营造健康经济发展环境。在全社会普及健康经济发展理念,培育健康经济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努力营造国家引导、地方主动、市场自发、全民参与的健康经济发展环境。

查看原文
    1. 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
    2. 中国精准扶贫推动可持续发展
    3.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4.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5. 最强大佬共话互联网创新
    6. 可持续发展的中非关系
    7. 绿色,彰显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
    8. 努力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9. 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10. 中英关系如何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