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城乡建设史
城市化道路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 2018-05-10    作者:孙全胜    来源:城市 2018-03-25
  字体:(     ) 关闭窗口

  城市化道路, 在现实选择上有同步、滞后或过度等模式, 有政府或市场等动力机制, 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类型, 有粗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道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他们考察了城市化道路的结构转型、模式转换和战略提升等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为分析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提供了新视角。 

  一、国外研究现状 

  城市化概念于18世纪首次提出, 后演变为英文Urbanization, 由Urban (都市) 和ization (……的过程) 组成, 也被称为都市化。国外由于城市化发展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 涌现了很多进行城市化研究的学者。他们对城市化的基本问题、城乡结构的转换、理想城市的建构做了很多探讨。欧美国家中, 由于英国和美国的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 因此这两国对城市化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多。 

  (一)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化道路发展特征的研究 

  伊利英在《城市经济学:区域发展观点》中认为, 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以及城市经济日益支配农业经济, 出现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德国经济学家勒施1939年在《经济空间秩序》中指出, 城市是非农产业聚集形成的, 工业规模扩大会促进城市形成, 大批同类企业聚集会产生聚集效应, 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强大的经济体, 引起人口聚集、城市居住区产生。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配第17世纪在《政治算术》中认为, 工业让人们获得了比农业更多的收入, 促进了劳动力向工业转移以及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美国地理学家杰弗逊提出“城市首位律 (Law of the Primate City) ”的范畴, 通过分析50多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状况, 认为这些国家的首位城市要比第二位的城市规模大很多, 并发挥了较强的辐射能力。美国学者戚普夫进一步总结出了城市“位序—规模”法则, 认为一个国家的城市是按照规模大小顺序排序的, 规模越大的城市, 地位越高。美国学者琼斯分析了亚洲1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机构和城市化水平, 认为城市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具有灵活性的关系, 体现在人口密度增高和交通条件改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分析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程度, 概括出在一定的常态条件下城市化应该达到的平均水平。英国学者吉尔伯特和古格勒在1982年对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等做了考察, 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的城市首位化问题, 认为不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涌现除了与工业生产规模有关, 更多是殖民统治留下的遗产。一些学者用人力资本理论揭示城乡人口迁移, 认为外来移民推动了城乡产业结构升级。美国经济学者路易斯托和邓肯建构了一种城市化和经济相关联的理论模型, 阐释了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工业化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印度学者甘地就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生产的半机械性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多元的城市化模式进行了考察, 认为工业革命带给了人类更多迷茫, 让人类日益依赖机器。美国布朗大学教授亨德森认为, 知识革新会促进生产方式变革, 推动城市空间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内在调整, 有利于城市文明的普及。亨德森还指出, 在竞争性的城市结构体系下, 城市的均衡增长不能通过政府的干预实现。政府提高本地居民教育水平, 但这些获得教育培训的居民可能会迁移到别的城市, 让政府逐步丧失投资教育的动力。欧美经济学家还通过分析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化来研究城市化, 认为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形态演化的产物, 是各种要素的空间聚集过程。吉利斯等1983年在《发展经济学》中认为, 城市化得益于工业化, 尤其是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 工业化需要人口的聚集, 人口也需要空间聚集来节约成本。城市化需要成本, 需要为就业者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 存在城市病和农村病, 不仅要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也要提高农村现代化程度。这一模式肯定了农村发展对城市化的巨大作用。美国学者赫希总结出“城市经济学”的范畴, 并阐释了城市化的原因, 但未建立起完整的城市经济学体系。他认为, 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 是人口密度由稀疏到密集的过程。其他比较详细论述城市化的西方著作如下。霍恩伯格和利斯1985年的《城市化欧洲的形成 (1000年~1950年) 》集中论述了欧洲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拉维埃1872年的《巴黎与法国荒原》和朗勃1974年的《农村社会与城市化》阐释了城市化与人口流动的关系, 认为城市化推动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人口迁徙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学者指出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认为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产生,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市化发展自然会加快, 城市化是工业和政治现代化的体现。摩纳河西认为, 城市化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即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人口分散、空间开阔、较落后的经济形式, 现代工业经济是人口高度聚集、空间狭小、较发达的非农经济形式。 

  (二) 国外学者对于城乡融合的研究 

  国外学者将城乡融合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 就要缩小城乡差距, 推动乡村城市化。恩格斯提出了城乡融合思想, 主张通过消除劳动分工, 促进城乡全面发展。斯大林则指出, 城市化不是消灭城市和乡村, 而是让城乡达到同等的生活条件。这些城市化理论为现实的城乡融合实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泰勒和施特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认为, 城市化发展要有选择性的封闭空间, 在这一空间内以乡村为中心, 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美国学者朗迪勒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次级城市 (secondary cities) 发展战略”, 认为要组建多元而合理的城镇体系, 就要建构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平台, 平衡城乡资源流通。美国建筑师尤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为, 人口在城乡之间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需要弱化阶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在他的区域网络发展理论里提出“流”和“络”的范畴, 认为乡村结构变化是一系列“流”的结果, 推动了城乡资源循环。卡罗尔认为, 城市人口与工资水平有关, 城市人口密度越高, 工资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中必须平衡城乡工资水平。国外学者对城市化的质量也做了研究, 集中于生态文明、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美国生态学家戴利在1989年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架构, 认为城市化要达到合理的承载力、净化能力、资源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居民。英国经济学者玛格罗兰在1996年提出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4个原则:评价过程的广泛性, 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的综合性, 以及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性。英国生物学家盖迪斯在1904年第一次把生态学理念应用到城市研究中, 并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美国学者雅尼科斯特在1987年第一次提出生态城市的理念, 认为生态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能循环发展的集聚地, 是美好的居住环境。美国生态学家雷吉斯特在1984年深化了生态城市的理念, 提出要建立小规模、高质量的生态城市。古雷特在1971年认为, 城市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德国建筑学家舒尔曼在1994年认为, 城市化的发展是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 国外学者对于理想城市规划的研究 

  理想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因此国外学者还对城市规划做了很多研究。城市规划需要采用不同的学科理论,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特点, 指导城市建设。城市盲目发展会导致贫民窟出现,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城市化的国家, 在城乡统筹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建构了世界上最早的城乡规划体系。早在1948年英国就制定了《城乡规划法案》, 建立了较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为其他国家的城市规划提供了经验。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尔研究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分期, 将其分为7个阶段;1890年~1901年, 学者运用病理学分析城市规划;1901年~1915年, 学者从美学视角分析城市规划;1916年~1939年, 学者注重从功用的角度分析城市规划;1923年~1936年, 学者利用想象的方法分析城市规划;1937年~1964年, 学者从革新的角度分析城市规划;1975年~1989年, 学者用纯粹的理论分析城市规划;1980年~1989年, 学者从企业的、生态的以及病理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划分。霍尔的城市规划时期划分与之有重叠之处。1933年8月,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制定了《雅典宪章》, 认为城市能够发挥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职能, 为城市的规划分区提供了章程依据, 主张保护旧建筑。1977年12月, 世界的一些知名城市规划学者在秘鲁利马讨论形成了《马丘比丘宪章》, 概括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强调城市规划要体现城市与周边区域关系, 规划过程要体现居民需求, 体现多重功能。随着城市化发展, 一些学者主张采用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主张城市规划要体现生态理念, 为居民提供诗意的居住环境。20世纪50年代以后, 城市规划添加进了视觉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类学等理念。城市规划更加注重效率和生活。美国城市建筑学者芒福德在1961年发表的《历史中的城市:起源、演变与展望》中, 指出城市规划要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精神价值, 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和生态等因素, 满足居民需求。现代城市规划采用系统论观点, 注重艺术性, 采用现代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手段普及可持续理念, 实现综合平衡。瑞典学者斯特朗提出现代空间扩张思想, 认为城市空间扩散遵循均质地域, 需要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欧美学者还结合人口学、生态学研究城市化。盖迪斯等采用人文思维的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等模式进行城市规划, 主张城市形态应该采用集中和分散的结合。 

  总之, 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城市化, 在20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城市化, 甚至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国外学者也很早就开始了城市化研究。这些国家的很多学者侧重于分析城市化产生的后果和实现理想城市的路径, 重点分析了由于城市化过剩导致的生态、交通、就业、住房和移民等问题, 较少关注城市化的起因、速度、规模和农村城市化的意义等。这主要是因为欧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趋于成熟, 主要追求的是发展质量, 而不再是追求规模和速度。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化道路的特征与评价、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影响、未来的城市化路径等。在国内研究中,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 Urbanization也被译为城镇化;城市化侧重于城市的经济性, 城镇化侧重于城市的规模性。一般而言, 城镇化和城市化展示了城市化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 城镇化战略可提升至城市化战略。 

  (一)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化道路特征与评价的总结 

  改革开放前, 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 一般被认为是国情决定的特色城镇化发展, 城乡关系不断调整, 劳动力转移, 二元结构有所消解, 但“三农”问题仍较严重。国内学者考察了我国城市人口等指标呈现的城镇化水平和速度, 但测度标准不统一, 需要改变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标准, 让城镇化与经济水平、非农产业水平更加协调。国内学者很重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互为因果, 推动经济聚集。不同的工业化水平导致不同的城市化结构, 而城市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并推动社会进步。国内学者也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现状做了评价。大部分学者认为,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前景良好, 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阻碍了社会发展。叶裕民2001年在《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中认为, 我国城市化不仅要靠经济增长持续推动, 也要靠制度变革带来政治引导;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限制了内需和产业升级, 不利于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在《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 从宏观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城市化的成就及特点, 认为城市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纪晓岚2002年在《论城市本质》中对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综合评价, 认为我国城市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傅崇兰2003年在《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实践的特色, 认为这一实践开创了现代城市化道路。国内学者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历史背景等, 将我国推动城市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做了阶段划分, 总结了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基本都同意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处于显著不同的发展阶段, 并认为1992年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是重要转折期。相关研究提出, 改革开放前, 我国城市总体发展较慢、波动很大, 城市人口集中于中小城市, 小城镇发展不明显, 大城市人口受到抑制。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市人口大幅提高, 但仍存在东部高于中西部的区域失衡, 小城市地位提高, 大城市也开始郊区化, 都市区和城市群形成。赵士修1998年在《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中表明, 改革开放后, 我国推进城市化道路步入了正轨, 城市建设和设计有了更多的中国特色。朱正举和于文学2000年在《两难困境下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中认为, 我国推进城市化仍缺乏腾飞的条件, 处于两难境地。陆大道、姚士谋2007年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中指出, 我国城镇化并不是循序渐进的, 而是出现了冒进。他们主张城镇化应该采取多元化、密集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力2013年在《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前瞻》中, 回顾了我国城镇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并对我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 国内学者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国内一系列关于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的著作、学术论文涌现, 为探索和谐的城乡关系路径积累了宝贵的成果。相关的学术成果很多, 主要包括对我国城乡差距、乡镇经济的崛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考察。张军果、秦松寿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与转化》一文中认为,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不断固化的, 需要下大力气改革才能扭转城乡日益加深的差距。赵伟在《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中认为, 我国城乡差距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必须对城乡二元政策进行调整, 消除歧视政策带来的城乡隔离。王国敏在《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中认为, 统筹城乡发展最主要的是把城乡二元政策变为城乡一元政策,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除了学术论文, 也出现了很多研究专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2006年出版了《走出二元结构: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和《走出二元结构: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城镇化》, 书中指出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必须畅通农民市民化的渠道, 促进城乡居民的自由流动。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在2003年出版了《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 (2003年) 》, 对我国农村政策调整及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做了分析。周志强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期望多途径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这些学术成果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主张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国内学界也讨论了城乡关系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 陈吉元、韩俊等在《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中就指出, 乡镇企业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要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力量保障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工业反哺农业, 增加农业投入。现行城乡分割体制不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于城市化进程, 导致了户籍、人口管理等很多问题, 需要变革制度,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李炳坤则认为, 我国城乡关系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社会都发展不协调, 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在不断加大, 制约了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 让国民经济处于失衡状态。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最根本的就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 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动居民全面发展。学者对于城乡发展现实、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做了很多研究, 这些研究对城乡二元结构做了考察, 指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 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距。国内学者对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做了考察。赵维良等在2012年的《从城市首位度到网络中心性———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视角》中认为, 城市化导致资源更多流向城市, 让农业资金、劳动力向城市倾斜,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国内学者还整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通过白皮书、年鉴、报告和辞书等形式出版。国家统计局编写出版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四十年》和《中国和外国城市统计资料》等文献资料, 对于学者研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提供了有益帮助。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当前依旧处于工业带动城市化的时代, 还没有发展到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时代, 当前的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而不是统筹城乡发展。钟荣魁认为, 统筹城乡发展不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会造成低端的城市化模式, 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模式, 只会加剧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 

  (三) 国内学者对于未来城市化路径的研究 

  我国发展城市化道路起步晚, 需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但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 体现中国特色。一些学者认为, 我国推进城市化并没有完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程洪宝认为, 城市化并不是一直增加农民收入。陆铭则指出, 城市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但现实制度阻碍了城乡差距的缩小。同时, 很多学者认为, 优先发展重工业、城乡二元制度、小城镇策略是导致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刘沛林指出, 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乡产业合理布局, 推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协调, 促进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协调, 促进人的发展, 照顾人的情感。张传友认为, 城市化要重视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农庄经济,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冯俏彬认为, 要健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维护农民工利益。政府要推动农民市民化就要加强城市就业、教育、机制创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张平在《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政策选择》中认为, 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推动农民市民化, 解决制度冲突, 要完善城镇金融投资体系, 加快融资机制建设。另有研究提出, 城市化水平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数量上侧重于城市人口比重, 质量上侧重于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化要匹配工业化, 提高人的安居水平。朱铁臻认为, 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业建设, 加快产业升级, 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滞后会导致农村经济落后, 加剧城乡二元结构,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 抑制消费需求, 降低工业生产能力, 影响劳动力就业、降低劳动力吸纳能力。新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学者也研究了“三农”问题。刘平量认为, 城市化的产业基础不是农业而是工业, 因此要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民也是城市化的重要主体, 要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达即至认为,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必然历程, 我国农民太多、农业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 促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申俊玲提出, 我国城市化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保障城乡居民的利益均等化。石忆邵考察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将发展小城镇看成中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色, 并研究了农村城市化、大城市旧区改造、人口疏散等问题。 

  三、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启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这些成果对分析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转型有非常大的启示,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乡关系的和谐。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外力推动下城乡分离的初步形成、制度变迁下城乡对立的固化和发展、市场机制推动下城乡关系调整和统筹发展阶段。 

  一是外力推动下城乡分离的初步形成。1949年之前的城乡关系, 城市占主导, 出现了城乡的第一次分工, 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城市变成商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也成为行使政治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等公共职能的主要场所, 城市中聚集了各种关系, 而农村依然是农业产品基地, 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城乡的巨大差异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显现, 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外国技术、资本, 自身创新能力不够, 外力推动了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城乡关系不是良性的状态。城市没有成为人口、资本、技术的主要聚集地, 城乡形成剪刀差, 农村产品供给很少, 资源偏向城市, 农村支持城市, 城市没有带动农村。 

  二是制度变迁下城乡对立的固化和发展。1949年到改革开放之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国民经济恢复, 但城乡关系仍处于二元, 城市占主导地位, 农村处于依附关系。城乡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重城市轻乡村促成了城乡制度的二元格局,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乡要素流动, 城乡人口、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三是市场机制推动下城乡关系调整和统筹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之后, 城乡关系有所缓解。改革开放初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业发展的体制壁垒,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让城乡互动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都在发挥作用, 允许发展商品经济, 城市公共产品逐步充裕, 而农村仍然缺乏教育、医疗及住房等公共设施。市场配置资源让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获得了发展, 农村则较难发展, 加剧了城乡差距。城乡分割呈现多重性, 既是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拉大、资源配置不平衡及城乡流动不对等, 又是城市公共服务不平等、城乡关系不明朗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2003年后, 政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互动增加, 城市对农村的扶持增多, 城乡经济、政治上的差距日益缩小, 农村有所发展, 国家将更多扶持政策用于农村, 农业不仅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手段, 而且是服务对象。城乡互动更加频繁, 大批投资项目投向农村, 一些惠农政策也相继出台, 农村发展速度加快, 出现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 农村经济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休闲基地,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去农村投资、旅游, 也有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城乡统筹政策促进了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的技术提升, 形成较完整的农业生产链。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条件。 

  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是因地制宜, 保证是政府转变职能, 基础是经济一体化, 关键是推动农业发展, 重要力量是现代化, 目的是城乡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要考察城乡经济、人口、空间、生活和生态等的融合度, 要实现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的一体化, 提高城市化水平、非农产值比、基础设施投资比, 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东部要高速推进, 中部要加速推进, 西部要初步推进, 根据不同省份的特点分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既要系统综合推进, 又要对重点问题进行突破。 

  一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实现农村城市化, 推动整体城市化进程。城乡都是人的居住地, 乡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诞生, 城市化是必然趋势, 城乡一体化是让乡村变化为城市, 引导农村进入现代化。我国城市化需要效益优先, 发展集中型城市,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二是要促进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村发展。城市工业比乡村农业有优势, 应该利用城市优势反哺农业, 让城市扶持农村, 加快农业现代化,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推动农民就业。 

  三是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进行制度改革。制度革新才能破解城乡二元隔离结构, 其中户籍制度改革是消除二元结构的前提;明确土地产权制度是消除二元结构的保障;明确财政制度是消除二元结构的保证。政府要改革城乡的教育、金融、户籍、就业、保障、产权、财税和行政等一系列体制, 推动城乡居民机会、权利的平等。 

  四是要大力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能解决“三农”问题, 让农民取得较平等的机会, 成为市场主体, 获得较公平的就业机会。市场经济体制能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机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需要用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集中农村生产要素, 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城乡一体化。 

  总之, 国内外学者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维度, 分析了当代城市化道路面临的形势, 总结了城市化相关理论和城市化规律, 对城市化发展进程做了研究, 指出了城市化道路的成就和问题, 并对未来城市化的路径做了探讨, 从而为研究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提供了借鉴。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城市镇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滞后于工业化, 尚未充分发挥其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需要从人口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方面统筹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成为经济主体,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城市化能够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化工业社会, 需要平稳过渡, 带动城乡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勒施.经济空间秩序论[M].王守礼,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2]琼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低生育率:原因与政策回应[M].周陈,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赫希.城市经济学[M].刘世庆, 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 

  [4]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 胡圣,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5]芒福德.历史中的城市:起源、演变与期望[M].宋俊岭, 译.北京:建筑与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4. 

  [6]武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前瞻[J].江南论坛, 2013 (5) :4-9. 

  [7]钟荣魁.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不是城乡一体化[J].城市问题, 1994 (4) :58-65. 

  [8]张平.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政策选择[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5. 

  [9]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 2013 (7) :47-52. 

  [10]张明斗, 曲峻熙.城市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及路径优化研究[J].城市, 2017 (2) :9-15.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