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改革开放路径与目标演绎逻辑
发布时间: 2018-05-28    作者:罗清和 朱诗怡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利他”的设区背景决定了其目标旨在如何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寻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而自由贸易区是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成立的,设区目标是在“自利”基础上达到“互利”。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设立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与经济特区相比,自由贸易区是对经济特区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都是通过探索和“试错”不断前进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主动展开的一场攻守兼备的试验,可谓经济特区的“升级版”。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路径与目标的演绎逻辑。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路径:一是在国内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园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尝试和经验借鉴;二是要与当前和未来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建立跨境自由贸易区。未来的目标是要通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为双边、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台。 

  全文见附件

  1.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_中国改革开放路径与目标的演绎逻辑_罗清和.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