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航运业遭遇寒流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5    来源:求是理论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深受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和国内外资本市场动荡双重影响,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50强”市值大幅缩水。但港口生产经营形势依然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
  1月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公报》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排名榜单。
  深受国际航运业低迷和国内外资本市场动荡双重影响,中国港航船上市公司出现大幅市值损失。根据榜单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盘,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全部60家中国港航船企公司总市值几乎全部缩水,近一半企业甚至惨遭“腰斩”。
  中国远洋市值最高时一家公司的市值相当于目前50强企业市值的总和
  在该榜单中,由于股价大幅下跌,昔日的市值明星——航运企业已光芒不再。前20名中,航运企业仅占5席。而在航运市场高峰时期,中国远洋的最高市值曾在2007年10月25日达到6255亿元,几乎相当于今日所有50强企业市值的总和。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港口和船舶企业,航运企业业绩的周期性表现更为明显,容易出现业绩大起大落的情形,而企业市值是由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体现的,投资者容易在市场繁荣时过于看好企业资产和未来发展,产生“泡沫市值”。在市场下滑时,由于航运企业的主要资产——船舶无法从事水运以外的其他生产活动,容易被投资者视为“无效资产”而过度抛售,导致市值过度低估。如2011年12月28日,中海集运在大量卖单的抛售下,市值甚至一度跌破净资产。
  除了业绩亏损的航运企业外,盈利能力较好的航运企业2011年的市值变化也各有千秋。上半年盈利1.75亿美元的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12月份市值较年初下跌33%,以223亿元的市值位列榜单第十位;而在香港上市的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虽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7702万美元,增速同比下滑仅12.7%,但市值缩水近65%,以41.54亿元位列榜单第三十三位。业绩一直领先同行的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近26%,市值缩水56.4%,位列第二十五位。
  港口企业的主要指标仍实现较快增长
  相对于航运企业的市值“腰斩”,中国港口企业的市值缩水程度则要缓和许多,基本没有达到50%的缩水程度。这主要是由于虽然航运业低迷,外贸增速减缓,但港口生产经营形势依然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
  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港口管理处统计,2011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3.25亿吨,同比增长13.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56.45亿吨,同比增长13.0%;内河港口完成2679亿吨,同比增长13.1%。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亿标准箱,同比增长12%。
  资深业内人士马途表示:“航运业的危机有一个传导过程,航运企业首先受到波及,然后才会慢慢影响到上下游行业。另外,从统计数据上看,2011年的港口吞吐量并没有出现下滑,还是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显示运价低迷的罪魁祸首是运力过剩,而这对港口企业业绩并不构成影响。”
  一位投资领域专家则表示,与主要资产是船舶的航运企业不同,港口企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产和地方保护。因此,就算在行业低迷期,这些固定资产的有形价值也会比船舶企业高出很多。
  全球第一家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的上港集团,因为在2011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下滑而市值大幅缩水,跌幅为46%,但依然以592.54亿元总市值成为市值最大的港口企业,位列50强榜单第二。综合港口运营商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分别以465.82亿元和200.37亿元的市值位列榜单第四和第十二位。
  花旗银行表示,虽然中国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而影响港口业,但相比单一港口企业,招商局国际和中远太平洋等综合港口运营商能均衡地组合旗下港口资产,这有助于度过港口吞吐量放缓的冲击。
  在巨大固定资产的支撑下,船舶企业的市值依然在50强总榜单上靠前
  位于航运业上游的船舶企业,2011年上半年一度备受投资者青睐,市值坚挺。但是,8月份中报陆续出台后,船舶企业的业绩普遍出现下滑,市值随之出现加速下跌,与年初相比,中国重工市值缩水45%,中国船舶缩水54%。
  但是,在巨大固定资产的支撑下,船舶企业的市值依然在50强总榜单上靠前,11家入选的船舶企业中有7家进入前20强。年初完成包括大船重工、山船重工、渤船重工、北船重工和武船重工等在内的125亿元资产注入的中国重工以744.5亿元市值雄踞50强榜首,超过位列第二位的上港集团近150亿元。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则以271.8亿元市值位列总榜单第七位。
  值得一提的是,4家海工类企业的排名也非常耀眼,全部进入前15强。运营31艘钻井船的中国最大的海工船舶运营商中海油服以573.9亿元总市值位列50强榜单探花。作为世界最大造箱公司和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54.88亿元总市值超越中海集运和东方海外,位列总榜单第八位。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海工建设项目总承包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209.2亿元总市值超越中远太平洋,位列榜单第十一位。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及海工装备制造商,昔日明星企业振华重工自2007年年底开始因业务量大幅下滑而导致市值累计缩水达82%,2011年以188.7亿元位列榜单第十三位。
  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高油价的推动下,全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规模在2012年将明显扩大,预计全年可达到5290亿美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的扩大,将带动海工装备制造及运营企业的业绩在未来5年内出现井喷。但由于海工建设项目投资大,产出效益相对较慢,目前所有海工类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市值要出现大幅回升尚需时日。

查看原文
    1. 皖江港口群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对策
    2.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港口转型升级之路
    3. 珲春的优势
    4. 国防部:会考虑在塞舌尔和其他国家港口补给休整
    5. 刘瑞:京津冀怎样打造临港经济新优势
    6. 渤海新区:港产城互动集聚要素
    7. 历史时期的上海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
    8. 大连:迈向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9. 莆田如何实现新跨越
    10. 发挥城市重要节点功能,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