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盘点:中国住房制度演进的四个关键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0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原题:城镇化中住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关政策建议
  过去十几年住房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按时间排序可大致分为四个关键年:
  第一个关键年是在1998年,国发23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该《通知》停止了福利分房制度,是住房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第二个关键年是2003年,国发l8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将房地产定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三个关键年是2008年,国家针对房地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政策迅速从“两防”改为了“一保”,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房地产政策的态度也相应改变。
  第四个关键年是2010年,地产调控政策达到历史上最严厉水平。从政府的态度可以看出,这次房价调控是坚决的,从政府政策出台的力度和密集度透露出一种信息:房价不降,调控不停。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l998年、2003年,还是2008年、2010年,当时的住房政策变化都基本上是反应式的,是对危机环境下的“条件反射”,而非基于顶层设计。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推进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必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己明确提出了未来的产业转型方向: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一条主线,而城镇化的稳步推进离不开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查看原文
    1. 专家:当前中国住房制度面临五大问题
    2.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住房保障制度
    3. 韩世同:制度完善才能治本
    4. 城镇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如何深入?
    5. 住房保障中国模式的特点和成效
    6. 从福利分房到住房福利:着力解决中国城镇住房难
    7. 财政部副部长:走中国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8. 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
    9. 中国城镇化:演进逻辑与政策启示
    10. 贺汉魂等: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边界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