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院系调整工作, 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使其与国家建设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按照为工农服务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指向发展。对江苏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前后的变化展开研究, 以江苏地区解放后、接管前的时间节点作为调整前, 对比调整后, 1957年下半年, 整个院系调整工作结束。解放后对于旧教育的接管和改造工作可视为院系调整工作的第一步, 是院系调整工作的前奏。50年代的整个院系调整工作共分为四步完成:1949—1950年的调整前奏阶段;1951年的初步调整和准备阶段;1952—1953年的全面展开阶段和1955—1957年的战略性转移阶段。几个阶段的调整之后, 江苏的高等教育较建国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变化表现得尤为明显。
江苏解放前, 我国的高等学校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地域发展不均衡。系科建设重复率高,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且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系科缺乏。解放后, 江苏公立高校24所, 经过院系调整以后, 高校的数量变为15所, 全部为共有性质高校。虽然数量上明显减少, 但高校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联系更为紧密, 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日益增大。江苏地区的院系调整中, 高等院校的调整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 (1) 新建。先后新建的高校多达16所, 分别为:淮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华东水利专科学校) 、南京航空学院 (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 (华东林学院) 、华东航空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南京药学院 (华东药学院) 、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 (苏南师范学院) 、苏州医学院 (苏北医学院、南通医学院) 、苏北农学院、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南京化工学院 (筹建) 。其中多数是在原有高校的某些学科基础上通过脱离、合并等方式形成。 (2) 撤销。调整前的24所高校, 在调整中, 先后撤销的高校多达22所, 只有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江苏医学院还得以延续, 但校名都出现了变更, 先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和南京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除文、理学院外的其他系科均被迁出, 江苏医学院也由镇江迁至南京。国立政治大学、私立建国法商学院、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被先后停办撤销, 其他则是撤销后并入他校, 或降格等。 (3) 迁出合并。迁出省外, 与他校合并的高校有国立音乐院、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国立边疆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华东航空学院。7所高校迁至外省。外省迁入江苏的高校为3所, 上海国立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市体育专科学校、上海市幼儿教育专科学校, 三校都并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迁入是发生在高校接管时期, 而外迁则发生在院系调整的整个阶段。 (4) 省内合并。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省立教育学院、私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通学院、东吴大学、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江南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等校在江苏省范围内进行合并, 形成新的高校。其中部分学校是按系科进行合并、重组, 也有部分系科被迁至省外。 (5) 分校办学。私立重辉商业专科学校和私立南京工业专科学校在江苏的本部停办, 迁至省外分校。 (6) 降格。私立苏州蚕丝专科学校和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被降格为中等技术学校。院校调整中, 高等学校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院校的新建、撤销、合并等具体调整之上, 也表现在高等学校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等多个方面。
一、高等院校层次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教育的层次结构从低到高分为三级五段。高等教育属于第三级教育, 其中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专科和本科, 第二个阶段相当于研究生教育[1]。在院系调整中, 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第一个阶段, 即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变化。1951年8月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三年至五年为原则 (师范学院修业年限为四年) , 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两年至三年, 均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2]。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中也明确了大学和专门学院处于平等的地位。大学和专门学院对应于本科层次, 专科学校则对应于专科层次。
解放初, 江苏24所高等院校中大学、学院12所, 专科学校也为12所, 数量相当。而到了1957年院系调整工作完结之后, 江苏的15所高校中大学、学院仍为12所, 专科学校只剩余3所。本科层次院校在调整前占高校总数50%, 调整后占80%;专科层次学校调整前占50%, 调整后占20%。院系调整中本科层次的院校是有所加强的, 而专科学校的数量削减幅度则较为明显。全面调整开始之后, 国家大幅减少专科层次学校数量, 只适当保留一些, 用于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对于人才的急需。从减少的专科层次学校的发展走向来看, 一些被停办, 另一些则被并入其他学校。例如:调整的初始阶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入中央戏剧学院, 国立边疆学校并入中央民族学院, 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全面调整阶段, 华东药学专科学校和华东水利专科学校, 分别并入华东药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从合并的去向我们可以发现, 原来专科层次的学校大多是并入了本科层次的学院, 甚至于大学之中。可见, 建国初, 我国对于专科层次高校的重视程度相对是较低的, 其中自然受到苏联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另一个侧面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和预期要求是相对较高的。本科层次的修业年限为三至五年, 人才培养的周期要长于专科层次, 这似乎又与我国当时对于专业建设人才需求的急迫性是不相符的。因此, 当时也出现了专修科、业余教育等短期教育形式来补偿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度和急需度。
二、高等院校类型结构的变化
建国后, 我国的高等院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除此之外, 各类高等学校还附设有专修科, 用以满足国家对大量建设人才的需求。由于分类视角的不同, 高等院校的类型结构存在多种形式。根据高等学校的归属, 又可分类为公有性质高校和私有性质高校;根据学科门类来分又可分为工业学校、农林学校、医药学校、政法学校、财经学校、艺术学校等。
(一) 综合大学实力的削弱
调整前, 江苏地区有大学5所, 实际属于综合大学性质的也是5所, 分别是:国立中央大学、私立金陵大学、私立东吴大学、私立江南大学和私立南通学院。院系调整的重点之一是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根据调整的原则, 综合大学全国各大行政区至少1所, 最多不超过4所。调整后, 华东区共保留四所综合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 其中江苏省留有1所。
院系调整之前, 江苏地区的5所综合大学, 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都较强。国立中央大学一度位列亚洲排名第一, 金陵大学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东吴大学的理科、法科, 江南大学的面粉专修科, 南通学院的纺织科当时都在国内各高校中名列前茅。经过调整, 不仅江苏综合大学的数量减少, 综合大学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综合大学不再具有学科的综合性, 而转为只设文、理学科, 综合大学与文理学院画上了等号, 成了名不符实的“综合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和南通学院在调整中被拆分殆尽, 学校也随着系科的分离而“消失”。国立中央大学作为当时江苏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 几经更名后定名为南京大学, 在全面调整时期除文、理学院外, 其余院系均被迁出。至此, 江苏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院系最全的综合大学不复存在。由于优势学科的纷纷迁出, 其综合实力也大大受挫, 往日的风采只能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表1 院系调整前后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的对比
(二) 专门学院的迅速发展
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 其设立的目的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在院系调整中, 专门学院得以大力发展, 特别以工业类专门学院和师范类专门学院的建设、发展作为重点。调整后, 江苏的专门学院多达11所, 占高校总数的73.3%, 成了高等院校类型结构中的绝对“主角”, 大学和专科学校沦为陪衬。专门学院, 特别是单科性专门学院之所以在院系调整中得以快速发展, 源于其能配合建国初社会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为恢复国民经济, 加快国家建设步伐, 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于工业人才的需求是最为强烈的。因此, 在调整过程中, 江苏地区先后新建专门学院11所, 加上江苏医学院在调整中维持原状, 江苏地区在调整中最多时有12所专门学院。其中工业类专门学院4所, 师范类2所, 农林类3所, 医药类3所, 工业类专门学院数量最多, 占据了总数的1/3。
(三) 专修科的兴起
为适应培养干部和大量建设人才的需要, 1950年政务院第43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中, 要求各高等学校视其具体条件, 在教育部领导下, 协助各建设业务部门, 设立各种专修科、训练班或函授班[3]。专修科附设于高等院校内, 其修业年限为一至二年, 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4]。由于专修科的人才培养周期较短, 能够在短期内满足社会对于干部和建设人才的需求。因此, 专修科的兴起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作为高等教育临时性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是建国初大规模经济生产和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下的产物。
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以后, 部分高等学校开始协助相关业务部门着手设立专修科。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就在当时受林业开垦部委托开办森林专修科[5]。随着院系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 专修科的发展也在1952年达到高峰。苏南师范学院创办初期就设有18个专修科[6]。《关于1952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及其实施问题的指示》中规定:“在各区或各校招生计划拟定时, 应充分贯彻短期速成与长期培养统筹兼顾而以大量举办专修科为主的方针:工科方面必须实现本科学生占45%, 专修科学生及专科学校学生占55%的比例;医科方面必须实现中央卫生部规定专修科学生占50%的比例;其他各科亦应根据这种精神及各科具体情况使专修科学生占应有的比例。”[7]江苏地区当时仅剩下3所专科学校, 也就意味着附设于高校内的专修科承担起了大部分的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直到1953年夏天高等教育部明确逐渐减少专修科的方针, 专修科的发展势头才慢慢减缓。1957年的招生计划显示, 招收10700人, 除师范、农科、医科、艺术等有少数专修科外, 其余都是招本科生[8]。说明此时专修科的发展热潮基本消退。
(四) 私立高校的“消亡”
院系调整中, 高等院校的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所有的院校都收归国有, 私立高校暂时性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民国初年, 国民政府对于私立高校法律地位的认可, 出现了“竞办大学”的景象, 私立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 以政法学校为最。到调整前, 江苏地区还有私立高校11所, 私立高校几乎占据了高校总数的一半之多。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江苏的公立院校又划分为国立和省立两类, 江苏地区国立高校多达9所, 省立3所。接管后, 国家规定除私立学校名前加“私立”外, 其他各级学校校名前不加国立、省立、市立字样。在初步调整阶段, 江苏的私立院校进行了整顿和调整, 合并、停办和降格了部分私立院校。经过初步调整之后, 江苏地区的私立高校仍有4所, 分别是: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学院和苏州艺术专科学校。到了全面院系调整阶段, 所有的私立高校均改为公立。
私立高校包括国人创办的私立院校和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大学两种。对于私立高校的接管, 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之上, 采取分步接管的方式进行。接管前, 江苏的11所私立高校中8所是国人自办的私立院校, 接管过程较为顺利。金陵大学、金陵文理学院和东吴大学三所是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大学, 直到1951年, 这三所教会大学才真正意义上被中国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1月, 私立金陵大学和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 改为公立, 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东吴大学也随后被接管, 但仍维持私立属性。在全面调整中, 金陵大学被取消, 其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 其他系科分别并入其他专门学院。东吴大学也撤销, 其院系被撤并。
三、高等院校形式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教育的方针之一是向工农大众开门, 为工农大众服务。院系调整工作也秉持这一方针, 从而间接推动了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等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兴盛。例如开设函授大学、夜大学等形式, 区别于大学、学院等传统的高校形式, 对于建国初期国家对于建设人才的急需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些教育形式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外, 表现得更为明显, 职工业余学校和农民业余学校的创办是当中的典型。1952年上半年, 苏南区职工业余教育学校为59所, 较上学期增加69.02%。农民业余教育学校18755所, 较上学期增加404%[9]。业余学校的数量规模可见一斑, 其教育层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也是一应俱全, 在扫除文盲, 提升工农大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农速成中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不仅负责选拔工农大众中的优秀干部、青年进行培养, 打好高中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同时也联通了高等学校的生源通道, 使他们能升入高等院校深造。1950年起, 中央和各大区开始创办工农速成中学。随着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 其办学弊端也日益显现。选拔出的优秀工人和干部离开单位脱产学习, 不仅给工作单位造成困难, 而且由于多数人的基础较差, 学习难度也很大, 速成中学并不能够实现人才的“速成”。因此, 1955年教育部与高等教育部发出《关于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的通知》, 工农速成中学逐步转为普通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作为高等学校的预备学校, 也参与了院系调整工作, 其产生、发展和终结充斥着院系调整的整个过程, 院系调整落下帷幕后, 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使命也正式完结。
四、高等院校区域结构的变化
江苏全境解放后, 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和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 到1953年三个行政区才合并, 恢复江苏省建制。江苏的区域结构也自然地划分为苏北、苏南和南京。江苏地区高等院校的区域结构伴随着院系调整的阶段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院系调整前, 以南京市的高校数量最多, 为12所, 占高校总数的50%。苏南地区其次, 有10所, 占41.7%, 苏北地区只有2所, 占8.3%。其中1所是革命根据地高校, 其余都是从国民政府手中接管而来。经过接管和初步调整, 江苏高校的数量急剧减少, 南京表现得最为明显, 变为4所, 占高校总数的33.3%。到了全面调整阶段, 南京的高校数量又增加到10所, 占总数的55.5%。院系调整结束后, 南京10所, 苏南地区3所, 苏北地区2所, 各占总数的66.7%、20%和13.3%。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发现, 接管前, 南京市和苏南地区高校的数量旗鼓相当, 到了接管后, 南京市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所占比例都明显减少。这与南京作为原国民政府政治核心的敏感政治地位相关。接管前, 南京的12所高校中, 国立高校占据了7所, 2所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大学, 大部分在接管时就被停办或是外迁。2所教会大学也在接管后被合并改为公立性质。全面调整开始后, 南京高校的数量增多, 与调整重点为发展专门学院有关。这一时期新增的高校基本都是在原国立中央大学的院系基础上建成的专门学院, 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大学也在全面调整中分解。
表2 院系调整前后江苏高等院校区域分布情况
苏南地区接管前, 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各5所, 院校以文科类居多, 也有农科和工科。但院系调整结束后, 苏南地区高等院校中已不见农、工科的“踪影”。苏北地区接管前就是江苏高等教育的弱势区域, 院系调整中也注重了区域布局的合理化, 先后新增了医学院、农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 但原先的私立南通学院被撤并, 后医学院又迁至苏南地区, 苏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大规模院系调整阶段以发展工业类和师范类的专门学院为重点, 但苏北地区只成立了1所师范专科, 并未成立工业相关的院校。因此, 院系调整中, 江苏高校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一度得以缓解, 但经历战略性转移阶段之后, 由于江苏省内高校的调整和对西部高校的支援, 导致江苏地区高校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又凸显出来, 苏南、苏北地区工业类院校的缺失问题体现得更为明显。
院系调整作为建国初高教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 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和职能, 确定了专才培养模式的地位。江苏的高校数量从接管前的24所, 变为调整后的15所, 在院系调整前后陆续新建高校多达16所, 调出江苏的系科和专业共有21个, 调进的为16个[10], 这些改变也带动了江苏高校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和院系设置方式的改变。其中, 本、专科的层次分布变化、专门学院的兴起、私立院校的消失、专业的设置等都属于共性的变化, 高等院校实力的减弱、系科区域布局的变化等则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论是共性变化, 还是个性的变化, 对江苏的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站在全国的视角和站在江苏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 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一致。院系调整是“全国一盘棋”的工作, 若站在全国的视角来看待某些变化, 给予的总体评价是肯定的, 是符合大局观的, 然而有些变化回归到江苏的视角来看, 调整前后高等院校大幅度的调整、变化, 奠定了江苏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却也对江苏的高等教育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86.
[2][3][4][7]高等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 (1949-1952年) [M].北京:高等教育办公厅, 1958:49, 59, 49, 101.
[5]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4-65.
[6]苏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总结 (未定稿) (档案号:4013-002-0637) [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 1952.
[8]1957年3月至1958年2月高等教育工作计划要点 (草稿) (档案号:4013-007-0014) [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 1958.
[9]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教育处一九五二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档案号:4013-002-0637) [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 1952.
[10]江苏省教育工作的回顾与今后规划意见 (初稿) (档案号:4013-002-0590) [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