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文化教育科技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是中国探索外空活动较为密集的一年:天宫升空、神舟八号对接、火星探测等等,举世瞩目。这些活动不仅标志着中国外空能力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更为人类探索、开发外空的伟大征程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年来,中国在航天发射、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星空探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回顾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相伴而生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立足本国国情,量力而行、稳步发展。开发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中国航天事业草创之际,正逢美国、前苏联等国航天起步阶段,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却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中国外空能力和技术整体水平与美、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近年在空间领域取得的成就,有不少是美、俄(苏)在20、30年前就已经实现的。这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从未将赢得所谓空间竞赛作为本国发展空间能力的动力或目标,而始终将航天事业与本国国力、发展现实需求等紧密相联,量力而行。从中国公布的航天发展规划看,中国将在今后10至15年逐步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外空能力的提升。从神一到神八、从嫦娥到天宫,中国航天步步为营,以自身发展为坐标系,实现了“积跬步、至千里”的稳步发展。
  其次,紧密结合实际,整体规划、全面发展。中国发展外空能力是为增进本国在安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利益服务的。这一点十分明确,没有什么不可示人的“秘密”。早在冷战时期,各国政府就高度关注外空技术在军事上的独特用途,后来一些外空问题专家甚至提出“谁占领了外空,谁就掌握了未来战略制高点”的观点。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重视外空技术与应用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研究、探索一些必要的技术和能力。在经济领域,外空科学和技术成果广泛用于各领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外空独特的物理条件为人类获得新知识、新发现、新产品提供了重要条件,并带动电子、自动化、遥感、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在这些“看得见”的成就之外,中国还成功造就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用足后发优势,突出重点、择优发展。中国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在探索外空领域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前人的失败教训,走出了一条简洁、高效的择优发展之路。在此次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中,中国采用的技术与前苏联时期的技术相类似,同时有着独到之处,真正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外空能力。众所周知,高密度航天发射是检验各国航天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在此领域也勇攀高峰,继2010年创下成功发射15次的高密度发射纪录之后,今年将挑战航天发射20次的新纪录。此外,中国集中有限资源,针对备受关注的空间碎片减缓、电磁干扰、空间环境等攻坚克难,努力提高自身外空技术水平,不断积累新的外空技术与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有选择的自主发展模式,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开展外空活动的实际需要。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和平开发和利用外空,与各国携手努力,为人类探索和开发外空征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春华

查看原文
    1. 张京男:航天行业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2. 中国航天发射场呈四足鼎立:沿海内陆高低纬结合
    3.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 以忠诚铸魂 以责任立世
    5. 努力学习钱学森的创新精神
    6. “神八归来”,带给我们什么?
    7. 太空,永无止境的探索
    8. 人民日报社论:空间探索的重大跨越
    9. 我国航天新突破:嫦娥二号到达150万公里外深空
    10. 航天志愿者代表中国踏上人类首次模拟探索火星之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