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工程大学 宋新斌
成就强军伟业,要在得人。习主席强调:“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新形势下,把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机制作为引进和集聚人才的战略抓手,既是贯彻落实习主席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要求。
创新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我军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处于十分重要紧迫的阶段。树立优先发展、超前培养理念。着眼实现强军目标,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合理设计培养方案,超前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健全“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要切实发挥院校教育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切实发挥部队训练实践砥砺作用。着力强化部队训练育人功能,坚持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磨砺人才,在岗位练兵中培育人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人才、在实战化训练中历练人才;要切实发挥军事职业教育的拓展补充作用。加快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教育内容、远程平台和管理制度,以期塑造军人职业品格、拓展岗位专业素养、培育军事创新文化、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把握人才培养“重中之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采取超常措施推进,勇于打破人才建设常规,积极探求新方法,促进重点人才队伍快速生成。
创新引进机制,广纳天下英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对象上要有新拓展。一方面,要拓展范围,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国内13亿人口,更要放眼全球70亿人口,只要是我们需要的,都可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引进与联合作战指挥、新型作战力量发展相关的专家型、领军型、学科拔尖型等高端人才。方法上要有新突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军队实际,探索实施不惟地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法,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动态引才方法。对军队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还可开辟专门通道,实行特殊政策,实施精准引进。法规上要有新规范。在用好用足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及时建立健全人才的准入、责任、评价以及监督等法规制度,更好地激励这些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保留机制,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保留人才就是保留战斗力、提高战斗力。以博大的胸怀留人。留人贵在留心,安心方可尽心。创新人才大都具有表现力、创造力、主见性强等性格特质,领导干部要有容纳多元思想的心胸和气度,善于包容人才,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敢于用比自己强的人才,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优惠的政策留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军队各级各类奖项的激励作用,对于荣誉获得者,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以崇高的政治荣誉留人;另一方面,建立相关物质待遇政策,真正实现报酬待遇与业绩、贡献挂钩,体现知识价值、劳动价值和创造价值。尤其要给予创新人才必要的政策保护,真正使拥有一流能力、能创一流业绩的人才得到一流待遇。以匹配的岗位留人。要留住一名拔尖人才,最重要的是破除其事业发展的各种障碍,为其施展才能、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舞台。一方面要把人才配置在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人适其岗;另一方面,要根据人才素质能力提升情况,对人才的岗位适时作出调整,使人才始终居于有利于其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实现岗得其人。
创新使用机制,实现人尽其才。着眼强军目标需要,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实现人才价值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用好用活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展其长。完善机制,公正使用。当前,要大力破除唯亲、唯上的人才使用弊病,打破论资排辈等思想观念的束缚,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充分发挥重点人才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着眼长远、培养使用。搞好人才储备,做到以人为本、持续育才。现代战争军事理论、作战方式、武器装备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成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着眼长远,对那些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学历优秀人才、重要岗位领军人才、特殊贡献拔尖人才进行超常规培养,为部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