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境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报讯(记者刘好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座谈会9月2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重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进入21世纪,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2005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理解,即从学科研究方向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后来又增列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二级学科。在近十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理论学术发展和创新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境界。编撰《报告》,就是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年度学术发展主要方面的成就。
  本《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第一个年度报告,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研究院的80余位作者参与编撰。年度报告共8篇,内容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事项,包括中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进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特别是学科学术发展的基本情况。二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成果,包括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发展概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论题,这是年度报告的主体部分。三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综合情况报告,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讨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概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奖情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概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建设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措施等,还包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发展以及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概况。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在座谈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得到重视。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要奋发图强,更加体现这支队伍的实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向社会展示这一学科研究成果在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要在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这四大体系上下功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从四大体系建设的高度来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年度报告。
  《报告》认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学术创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各学科及相关理论体系为支撑,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提升理论的新视界、丰富理论的新内容、提出理论的新概括、实现理论的新突破,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境界。
  《报告》指出,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发展方向,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要求。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编写高质量的《报告》进行研讨并提出了建议。

查看原文
    1. 打造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2. 王晓慧:中国特色地区社会治理模式探索
    3. 田心铭: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如何言之有理
    4.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四个维度
    5. 巩固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
    6. 做虔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道者”
    7.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8.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科学发展
    9.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
    10. 郝立新:时代问题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