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张乾元: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乾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思想、理论和实践均源自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探索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如何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20世纪40年代末,东欧、亚洲等地区一些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一时间“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在重要的历史性关头,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就改变了自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被动局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的阵脚,鼓舞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士气,增强和坚定世界各国众多人士的社会主义信念。
  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贫困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宝贵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历史性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并且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的现实基础在于:一方面,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显著提高、基本摆脱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更高层次上的转化和“升级版”。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是着眼于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即通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查看原文
    1. 徐永利:协商民主是促进繁荣发展的法宝
    2. 李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3.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4.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行动上
    5. 高 波: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7. 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
    8. 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0. 王继岗:以大数据为引擎开辟转型发展新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