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思想史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民生建设
发布时间: 2017-12-07    作者:闫莉 徐家林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4-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出路是发展生产、增加供给,这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到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奠定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落后状态,落后的生产和急迫的民生需求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逐步深化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既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多元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拓展群众需求,提高群众收入,保障民生投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实践中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重效率、轻公平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民生问题仍然尖锐复杂。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进经济与社会机制的改革,坚持民生导向,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兼顾效率与公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成果共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文见附件

  1.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民生建设_闫莉.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