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者:王晓红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经济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王晓红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肩负着全面探索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的历史使命,具有先行先试功能。每一个国家级新区在设立时,从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主要任务等方面,都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总体布局的考虑和要求进行规划。通过在新区内实施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鼓励和激发新区的创新活力,在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社会创新等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试验示范效应。
  国家级新区贵在一个“新”字。“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创新战略已经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新区要切实发挥好在国家层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域层面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就必须把创新放在首位。可以说,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挥示范作用
  给予每一个国家级新区政策时都赋予其先行先试功能,其目的就是通过在新区内探索实行新的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体制。为此,国家级新区应率先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建设创新中发挥示范作用。政策设计导向必须从过去严重依赖财政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向有利于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从重审批、重监管向重服务、重效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建立法制、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转变。
  在开放型经济中发挥示范作用
  国家级新区通常是外资集聚的主要区域,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良好的开放环境、生态环境、人才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都是吸引高质量外资落户,推动外资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为此,一要加快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尤其要在提高外贸信息化、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加快创新;通过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及其他国家级新区的探索,使我国开放型经济适应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发展需要。二要加快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外贸提质增效的新模式,以应对当前出口大幅下降、外资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不利局面。许多新区聚集了大量加工贸易企业,具有外资产业链的较好基础,尤其要注重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水平。要促使招商引资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吸引外资服务机构落户,另一方面注重内外资产业链相结合,发展内资配套企业。三要大力推动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跨境电商等发展,提高新区内企业服务国际化水平。四要积极搭建企业“走出去”的平台,为国内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产能合作、境外并购、工程承包等提供支持金融、咨询、信息等服务。
  在创新驱动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
  国家级新区通常是高技术企业最集聚的区域,有条件在技术创新、服务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人才环境,形成吸引创新型人才扎根、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的良好创新生态。一要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强化宽松包容、富有活力、共创分享的创新环境。二要创新人才政策和服务模式,如通过境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等措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尤其要在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尊重知识产权的政策方面勇于创新,激发科技研发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三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市场机制,推动其规模化和产业化。
  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国家级新区主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有利于探索网络智能、低碳高效、绿色生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有利于各类新兴服务业态蓬勃发展。为此,一要大力推动创新设计。加快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服务模式设计及产业园区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环境设计、互联网设计等创新,推动产品和业态持续创新,形成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二要大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通过鼓励新区内的制造企业延伸服务产业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服务、培训教育、融资租赁、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鼓励服务外包、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分享经济优势。三要通过制定绿色低碳生产标准、推广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创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融合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国家级新区是企业集聚的区域,也是人口居住密集的区域。因此,既具备产业功能,又具备城市功能,是集生产、服务、生活、消费、文化、娱乐、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区,有条件在探索产城联动、产业联动、城乡联动的新模式中创新发展路径。一要在规划上实现城市产业与生活功能的有机统一。新区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空间载体,在产业园区中既集聚制造业又集聚各类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量居民生活区内,密集分布着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是各种业态最为丰富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在规划新城时,不能陷入“只生产、不生活”的思想误区,因为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会挤压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应注重商贸、网络、交通、娱乐、健康、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使新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区域。二要通过创建和谐社区、宜居社区、智慧社区、文明社区等,引导人们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消费观向文明、现代、时尚转变。三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新区辖区内通常涵盖城区和郊县,是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王晓红)

查看原文
    1. 赵克志:系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一颗扣子
    2. 努力把雄安新区建成协调发展示范区
    3. 深刻认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重大意义
    4. 高新区必将承担更为重要的战略使命
    5. 着力拓展国家级新区发展新空间
    6. 西咸新区探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7. “一带一路”与国家级新区的新角色
    8. 国家级新区成改革高地 专家:同质竞争不容忽视
    9. 市场观察:国家级新区“新”在哪儿
    10. 国家级新区:“多核引擎”效应渐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