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社会法律
以公开透明机制唤醒慈善热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3/1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日前透露,去年下半年,国家民政部委托清华大学就公益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并起草了相关文件的草案。该草案对公益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主体、方式、内容等都进行了明确,并对慈善组织高管工资收入公开等问题也有所涉及。据了解,民政部正在起草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预计该办法今年可出台,届时公益组织均须按照规定内容进行信息公开。(3月14日《京华时报》)
  “牙防组”倒了,“中华脊梁”又岿然挺立;“郭美美”事件余音未了,又牵出“杰出华商协会”的诸多悬疑…… 应该说,慈善机构作为非政府机构,理应做“市场不为,政府不能”之分内事,但目前中国的慈善组织基本上是某些行政部门的延伸,这些机构一般都由行政主导,权力大、责任小。由于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一些慈善机构内部发生腐败行为,极大地挫伤人们捐赠的积极性,让人对慈善事业产生信任危机,使得公众的慈善热情降低。
  这么多商人,都看准了慈善组织的软肋,拿捏得如此到位,恐怕并非仅仅是他们聪明绝顶,还暴露了慈善机构的诸多问题。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过:公开透明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立足之本,犹如水之于鱼。现在人们不仅关心的是“伪慈善”事件的结果如何,更为关心的是,慈善组织能否更纯粹,更具有公信力。
  应该说,制约慈善组织普遍实现公开透明主要有思想认识、方法和能力等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公开透明的制度建设来提升慈善机构公信力。一方面,必须加快推动慈善组织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制订,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自律机制,并培育发展第三方组织评估机制;另一方面,必须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
  相比较而言,失信易、挽回难,要重振老百姓的慈善热情,慈善组织按照规定内容进行信息公开恐怕是必须的。

查看原文
    1. 谁把信息公开变成“形式游戏”
    2. 中外合作办学不能“盲人摸象”
    3. 合作办学须信息透明化支撑
    4. 信息公开有助于恢复公积金制度本义
    5. 信息公开是发展民主政治的载体
    6. 信息公开越细化 监督问责越给力
    7. 信息公开要知其所以然
    8. 只重表彰的信息公开无意义
    9. 后向东:论“信息公开”的五种基本类型
    10. 国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