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人民公社化运动
发布时间: 2015-07-01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8-21
  字体:(     ) 关闭窗口

  1957年冬和1958年春,在国民经济大跃进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修水库、造林、抗旱中搞起了大协作。1958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19587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到“人民公社”的名字。

  同年86日,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赞扬人民公社好。9日,毛泽东在山东同当地负责人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的谈话在《人民日报》发表后,“人民公社好”的口号立即传遍全国。8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肯定了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给予了纠正。

  1958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罗平汉著:《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辛逸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年版。

  张乐天著:《告别理想 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高王凌著:《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年版。

  贾艳敏著:《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 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年版。

  李端祥著:《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张齐学:《试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罗平汉:《关于人民公社建立的几个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赵有福、田根生:《京郊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探》,《北京党史》2006年第2期。

  吴忠礼:《宁夏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共产党人》2006年第21期。

  刘德军:《近十年农村人民公社研究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刘娅:《目标·手段·自主需要——人民公社制度兴衰的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邢和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苏联因素》,《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6期。

  辛逸:《对大公社分配方式的历史反思》,《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唐正芒:《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瞒产的开明态度》,《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宋银桂:《简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