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讯要闻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
作者:曾繁华 任玥    发布时间:2018/03/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座谈会现场。国史学会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曾繁华 实习记者 任玥) 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在京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国史学会顾问、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国史学会顾问、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出席会议。毛泽东主席的外孙王效芝,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宜,朱德同志的外孙刘建,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任远征,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陈云同志的大女儿陈伟力、二女儿陈伟华,李富春和蔡畅同志的外孙李勇,胡乔木同志的女儿胡木英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后人,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防大学原副教育长苏希胜,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和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等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家乡有关部门代表,以及中央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学者和研究生,媒体记者等共约六十余人。会议由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主持。

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同志。国史学会供图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史学会供图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任玥摄

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代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史学会供图

  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座谈会上,周秉宜、高振普、李洪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主任王均伟、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主任徐行和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孙晓燕,先后以《周恩来的交友之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周恩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榜样》《周恩来的政治定力及其启示》《周恩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略论周恩来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贡献》《在新的时代,继续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做周恩来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为题发了言。

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宜。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主任王均伟。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主任徐行。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孙晓燕。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任玥摄 

  会议临结束时,朱佳木代表国史学会讲了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工作,反复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重视“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古训;旗帜鲜明地提出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反对专门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做文章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对于国史研究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国史研究赋予了护国的功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卫己之国,必须先护其史;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先增强新中国的历史自信。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每当新中国开国领袖们逢十的诞辰纪念日,国史学会总要从国史研究的角度,举办纪念他们的座谈会,用学术座谈的形式,表达国史工作者对他们的缅怀和敬仰,宣传他们的事业,弘扬他们的精神,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他们的攻击、丑化、污蔑。 

  朱佳木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充满深情地颂扬了周总理的伟大一生,高度概括了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人格风范,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无尽思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留下的遗产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在精神遗产中,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也有感人至深、凝心聚力的周恩来精神。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独有的法宝,是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是可以传之久远、取之不竭的宝藏。国史学会的同志研究和纪念周恩来,就是要带头学习和宣传周恩来精神。继承和发扬周恩来精神,有助于我们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克服各种困难,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继续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把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相关链接 - bt365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