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史海烟云
中国钼业之都金堆城发现始末
作者:缪平均    发布时间:2016/05/01    来源:陕西档案
  字体:(     ) 关闭窗口

  金堆城钼矿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钼矿床。2016年是中国钼业之都——陕西华县金堆城钼矿床找矿发现61周年,也是发现者受省表彰60周年。巍峨宏伟的秦岭,不仅生活着朱鹮、熊猫、金丝猴、羚羊“四宝”,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矿藏,特别是为新中国找到一个大型钼矿床,震撼了大西北、震惊了党中央,真是大快人心,可喜可贺,值得回顾追忆。对我国航天、国防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发矿业“灰金”显身 

  新中国诞生之初,对陕西来讲,除生产一些煤炭、石油,有几家中小型工厂,其他工业可以说一片空白。从事地质找矿的人员也屈指可数。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和周恩来访问苏联回国当天,在驻苏使馆接见了中国留学生代表,并分别题词。此后,在中国很快成立了地质部,创办了地质学院、地质学校。1953年五年经济建设计划铺开以后,迫切需要各种矿业资源。1955年2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现在仍是以钢为纲,全国六大区都应当有钢铁基地,目前只有西北还没有,我难以安枕。我盼望李老(地质部部长李四光),长工(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和同志们能在两三年内给我一个好消息。”在毛主席“开发矿业”号召下,1951~1973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甘肃先后发现和探明了白银厂多金属矿、镜铁山铁矿和规模居世界第二的金川铜镍矿。可是,陕西还受着“秦岭无矿”的煎熬。1955年秋,在秦岭山中以找铁矿为主的西北地质局647队(又名秦岭东段地质队,后改组为金堆城地质队)有个地质队员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矿石标本,经送检后确定为辉钼矿。 

  发现这个矿的年轻地质员名字叫陈述伦,他是西北地质局647队郭伯珠地质普查小组的一位地质练习生,是个勤奋好学,认真能干的江西小伙,当年27岁。他的本职工作是重砂取样,规定的定额总能成倍完成,而且对找矿非常用心。他所在的地质普查小组以找铁矿为初衷,经过半年多奔波,做出了否定有铁矿的结论。一天,陈述伦在河边捡到一块石头,略加端详,顿时引起极大兴趣。这块石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太阳一照,发出银灰色的亮光。经验告诉他,这不像铁矿石,他按照转石找矿原理,很快找到来源,而且采了矿石标本带回小组驻地。组内几个人未认出是什么矿,后送交队部陕西商县铁炉镇,技术负责人李振对此极为重视,送到西北地质局机关杨登华工程师处,局里同志也未认出是什么矿石,后来送到西安化验室化验,分析结果出来显示钼含量很高,最终地质专家们鉴定确认为辉钼矿。 

  西北地质局白耀明局长还将矿石带到北京,苏联专家看后,十分震惊,高兴地说它是比黄金还稀缺的“灰金”。这种有色金属是航天和国防工业合金钢的重要添加原料,发现的意义可想而知是何等重要。这个惊人的发现引起了西北地质局和中央地质部的极大关注,很快就做出了工作部署。先后派闫士敏、齐志周与647队陈仲凯、刘铭简等组成领导班子开展工作。职工人数由最初开始的48人增至369人,从人力上保障了这一稀缺矿产的详细勘查。 

  详查勘探钼矿诞生 

  钼矿发现之后,647地质队按照上级指令立即开展工作。1955年11月,已经下山的该普查小组组长郭伯珠、组员陈述伦、陈代福、赵亨等重返矿点进行实际踏勘,西北地质局总工程师王恒升、副主任工程师宋叔和、工程师杨登华驻队蹲点,任海波亲临现场,肯定了该矿的远景和工业价值。任海波任该队技术负责人,截止1958年10月,槽探、坑探、钻探三种手段综合运用。其中以钻探为主,生产技术科刘铭简、孙政国、王龙骧、李玉宏等及机长、班长钻工们,攻坚排难解决了岩心采取率偏低的难题,确保了探矿工程质量,立下了汗马功劳。钻机最多时有11台。西北地质局西安化验室承担了全部样品分析任务,在西北地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全体职工经历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钼矿大会战。 

  为查明金堆城钼矿伴生分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及综合利用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陕西省地质局组成由林傅仙、陈述伦等六人参加的工作组,于1965年开始对该矿床中的铼、硒、碲分散元素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查明了伴生铼、硒储量,提高了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1980年4月,国家地质部授予原陕西省华县金堆城地质队为“地质找矿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中国钼都再创辉煌 

  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抽调了一批人马开进秦岭采矿。当初的日子是很艰苦的,但这些矿山健儿们不负重托,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人员越来越多,采选规模越来越大,设备流程越来越先进,系列产品越来越齐全。如今,金堆城钼业集团是产贸一体化联合企业,是中国钼业之首,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钼深加工和科研基地。2006年9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陕西华县金堆城为“中国钼业之都”。继金堆城钼矿找到之后,又发现了黄龙铺钼矿、桃园钼矿,在秦岭东端的河南栾川南泥湖张思纯等人也发现了大型钼矿床,李艾成发现了铅硐山铅锌矿,戴修润、王明加、王连才找到了略阳金家河磷矿,邓印培、崔成安、吕树金找到了汉中天台山锰磷矿,谭孝燮、盛必信找到了旬阳公馆汞锑矿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应时刻铭记那些曾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吃苦耐劳、不计名利建设辉煌钼都的英雄们!

    相关链接 - bt365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