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1965年四川广元对三线建设的支援
发布时间: 2016-10-18    作者:崔一楠 李群山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简介]崔一楠,历史学博士,讲师,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621010;李群山,历史学博士,讲师,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621010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三线”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CJS12-053)、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四川三线建设史研究》(13SX7104)的阶段性成果。

  ①对于市、县这一层次,学术界有关研究见段伟:《安徽宁国“小三线”企业改造与地方经济腾飞》,《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王小蓉:《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3期。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0多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西南大三线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四川省则是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广元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元成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镇之一。1965年,当地掀起了支援三线建设的高潮,为西南三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内学术界对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三线建设的背景、评价、区域和调整改造,以及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领导人在三线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等问题。从区域研究的情况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省”这个层面,很少以某个市、县为对象进行论述。①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就1965年广元对三线建设的支援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三线建设过程中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广大群众发挥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深化对广元三线建设史的认识。

  一、三线建设项目在广元的布点

  本文所论之广元,系指三线建设时期的广元县(含14个区、2个镇、70个社)。从行政规划上来讲,即今天的广元市市辖区(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194910月新中国成立后,广元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在此后的地方建制调整过程中,广元县隶属于剑阁专区,1952年该专区更名为广元专区。1953年广元专区被撤销,广元县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元县升格为广元市,原县属行政区域变为市直属区。

  广元境内不仅有山高林密、资源丰富的米仓山、龙门山、剑门山等山脉,还有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等几十条河流分布。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得广元成为四川省三线企业特别是电子工业企业布点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1964年下半年,第四机械工业部将广元确定为电子工业首批布点地区。1965年初,广元迎来了三线建设的高潮(在广元布点的三线建设项目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关于1965年广元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等资料整理而成,详见绵阳市档案馆:74-974-684。除了上述10个电子工业企业,在广元落户的三线建设项目还包括成都军区国防仓库、商业部石油库以及河南第四建筑公司等。这些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建设速度快

  为了响应国家“四个当年”的号召,即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试生产,三线企业建厂的周期都比较短,如川北电子工业公司、旭光电子管厂、力源无线电器材厂三个单位的厂房、河南第四建筑公司的办公用房以及成都军区国防仓库,从设计到竣工都需要当年完成,其他三线建设项目也需在1965年年底前完成“三通一平”工程,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1

  第二,职工人数多

  1964年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建设西南大三线后,许多中、东部地区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开始迁入四川省。1965年初,川北电子工业公司228名筹建人员及河南第四建筑公司约785名职工率先进驻广元,此后几个月内,省外三线建设职工及家属大量增加,到1965年年底时,广元迁入人口17000多人。[2

  第三,布点范围广

  三线建设项目在广元的布点建设遵循了中央提出的“依山傍水扎大营”和“靠山、分散、隐蔽”[3]的方针,充分利用了广元境内川北环形山脉覆盖广、河网交错密集的天然优势,零散分布于远离城镇、位置偏僻的山区,范围涉及广元下辖的大部分地区。

  二、广元支援三线建设概况

  三线建设项目的特点给广元的支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按照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和四川省委的要求,广元主要负责生产三线建设项目所需的建材、保障三线职工的日常蔬菜供应、组织劳动力实施“三通一平”工程,向建设单位提供配套商业服务等。从1964年的情况来看,广元要完成上述任务有一定困难。

  首先,以砖、瓦、沙、石、石灰为主的地方建材生产速度缓慢,广元当时的库存无法满足三线建设企业的需求;砖瓦社人员少、设备差,许多产品成本高、质量低、规格不一。其次,蔬菜种植过于分散,产量低不成规模,既不利于技术指导,也不利于经营管理;菜农劳动积极性不高,“重粮轻菜”的思想比较普遍。[4]最后,广元的商业基础较为薄弱,营业网点少,且多数设立在地势较为平坦、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供应方式相对单一,除定点供货外,基本没有其他形式,不适应三线建设项目“山、散、洞”的分布特点。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19651月,广元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支援三线建设办公室”(后改称支重办),负责整合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统一指挥支援三线建设的各项工作。之后,广元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了一股合力,向本地区的三线建设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一)建材生产

  19652月,支重办抽调计委、商业、供销、物资、交通等部门的干部,组成建筑材料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三线建设项目所需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55月,支重办采取“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在增加人员、更新设备、提高技术的基础上,将原有的砖瓦社扩建为机制砖瓦厂。经过此次调整,效果显著,机制砖瓦厂的产砖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详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当前地方建筑材料的情况》(绵阳市档案馆:74-4)、《关于广元上年度支援重点建设工作的报告》(绵阳市档案馆:74-4)等资料整理而成。与原砖瓦社相比,机制砖瓦厂三套产砖设备日均产砖量增幅都在40%以上。由于将煤渣、含碳量高的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掺入制坯的土中,当焙烧达到一定温度时,废渣中的碳也可在砖的干坯体内燃烧,这种技术改进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更为难得的是,在增加产量、降低能耗的同时,砖瓦厂坚决贯彻支重办的相关指示,下大力气把好质量关,普遍提高了烧结砖的抗压强度等级,降低了孔洞率。在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到1965年年底,砖瓦厂有职工448人,年产机制砖1158万块,机瓦134.18万匹,产值约39.64万元,[2](p.430)成为广元砖瓦生产的核心企业。在砖瓦厂的带动下,支重办又相继在交通情况较好的河西、东坝、大石、柳桥、荣山、宝轮等12个公社开办20多个小型砖瓦厂,组织农户利用农闲时为三线建设企业烧制砖瓦。尽管是小砖瓦厂,但支重办对产品的要求并未放松,从砖瓦的标号、规格、平稳度到一等品的所占比例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6]要想达到上述标准,没有一支专业队伍是不行的。为此,除了加大对原有技术工人的培训之外,支重办还在各大队中积极选拔优秀的年轻社员,组织他们到砖瓦厂接受集中培训。同时派出技术巡回传授组,参与生产过程,采取“老带新、师带徒、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提高技术水平。

  除了砖瓦,三线建设项目还需要大量的沙、石和石灰。19653月,支重办、水电局、地方建材公司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广元的沙、石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4月,支重办在嘉陵镇挑选青年劳动力,并组建广元沙石厂。该厂采取边采集、边供应的方式,两个月内向三线建设企业提供砂石约17034立方米。[7]但是,这仍无法满足三线建设项目的巨大需求,供应缺口较大。支重办原计划对沙石厂进行改扩建,然而,短时间内难以调集到相应的资金、人员和机器设备,计划被迫取消。

  经过反复研究,支重办最终决定在嘉陵镇发动街道居民自备口粮和工具,为三线建设企业开采河沙、碎石。任务下达后,嘉陵镇党委、镇政府立即对下辖的16个居委会进行动员,反复讲解三线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并主动公开收入分配办法:河沙、碎石卖出后,嘉陵镇政府只提留全部收入的10%,作为管理、运输、防洪的费用,其余90%都归劳动者所有。开采的沙、石量,个人独立核算,收入分配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不实行平均分配,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居民的积极性。[8]此外,针对缺乏开采工具的问题,镇党委协同县生产资料经理部从陕西省宝鸡市采购,低价卖给参与劳动的居民。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沙、石开采任务,嘉陵镇每10天将各居委会的开采进度和质量进行一次通报,树立先进典型,以激励大家鼓足干劲。通过当地居民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共同努力,19655~7月,嘉陵镇共开采河沙约6746立方米、碎石约3890立方米,产值约16.75万元[9],从根本上解决了三线建设项目缺乏沙、石的问题。

  在石灰生产方面,广元嘉陵江、白龙江两岸石灰石和河滩卵石资源较为丰富,当地农户历来就用这两种石材加工石灰。1965年初,支重办要求石灰生产合作社抢时间、争速度,尽最大努力满足三线建设的需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合作社职工克服人员少、设备差等诸多困难,加班加点[2](p.431),为三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蔬菜供应

  随着三线建设项目陆续上马,进入广元的三线建设职工大量增加,这给当地的蔬菜供应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供需矛盾突出。对此,支重办决定加强蔬菜生产管理,多搞专业种植队,每队负责面积40亩以上;辅以兼业种植队,每队负责面积不低于20亩。同时要求蔬菜种植面积必须落实到农户,上市品种必须落实到田块。19653月,在支重办的配合下,蔬菜公司一方面积极引进、繁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指导专业种植队改变种植方式,按照蔬菜的不同性质大搞排开播种,增加间种,改低厢为高厢、茶盘厢为深沟宽厢,改淹灌为浇灌。[7]技术员带领专业种植队队员大胆尝试温田育苗、阳畦育苗,改小苗移栽为大苗带土移栽,实行早、中、晚熟品种配套栽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淡季时间。

  针对基层人员栽培经验不足的问题,广元采取了技术员、农户、领导三结合的办法:一是蔬菜公司经常召开现场交流会,一对一传授技术;二是将毕业于南通大学农艺系的大学生调入蔬菜公司担任技术指导,规定每个专业种植队必须配备一名固定的技术员,该技术员定期接受培训;三是要求主管干部蹲点调研,不但要协助生产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落实“五定一包”(定面积、品种、数量、质量、时间,包收购),还需配合技术员在蔬菜种植区搞样板田,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为了激发菜农的种植热情,中共广元县委根据19655月绵阳专区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建设地区蔬菜生产和供应工作的报告》,对蔬菜生产政策作了调整:向三线建设单位供应蔬菜的专业队可以不交征购粮,自营粮食除按规定留足种子、饲料外,剩余部分冲抵口粮。口粮不足者,国家按每人每天1斤细粮标准补足。凡是超产的队,将提高口粮供给,增幅最高可达10%。县委还责成生产资料经理部,给蔬菜基地每亩年供化肥20公斤,缺柴地区的专业队由县里供应煤炭;凡属计划安排的专业菜农,除按定量标准发放布票外,支重办每年再给每亩菜地补助布票4尺。(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建国以来绵阳重要文献选编》,1992年,第332页。)通过上述措施,广元的蔬菜产量稳步上升,不仅满足了该地三线建设职工的需要,还支援重庆、旺苍等地蔬菜84.5万斤。[10]从1965年整个绵阳专区向三线建设项目提供蔬菜的统计情况看,广元的成绩比较突出(详见表3)。

   资料来源:根据《关于1965年广元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绵阳市档案馆:74-9)、绵阳市商业局编:《绵阳市商业志》(1995年,第298页)等资料整理而成。就蔬菜生产队的数量和类型看,广元的生产队数量并不多,仅占绵阳专区的20.3%,但其专业化程度较高,一半以上都是专业队,负责的菜地面积较大。就供应总量看,广元所走的种植专业化道路在当时是正确的,其一个县的蔬菜供应量就约占绵阳专区蔬菜供应总量的40%,这意味着,广元可以基本保证三线建设职工每人每天吃近1斤鲜菜。[6]除了努力提高产量,支重办还注意增加蔬菜的供应品种,在原有的几个应季菜类的基础上,又额外供应腊肉、木耳、黄瓜、花生等紧俏品种。对一些不易储存的蔬菜,生产队还组织人员加工成干菜,重点支援那些“三通一平”尚未完成的三线建设单位。

  (三)组织劳动力及提供配套商业服务

  根据国家的要求,三线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前,当地政府需要提前给布点区域安装给水管道(通水)、架设电线(通电)、修建公路(通路),平整场地。“三通一平”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三线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为此,广元县委利用农闲时间,动员了大量社员参与其中。所有工程实行“分段划片,一包到底”,即按不同的工程和所需劳动力,以公社为单位划分地段。施工时,公社对社员进行军事化管理,公社为连、大队为排、生产队为班,层层负责,每个工程都采取打“歼灭战”的方式完成。社员们吃、住在家,不需要三线建设单位提供粮食、炊事用具以及临时工棚等物资。承担“三通一平”任务的公社基本上都形成了以电工、水管工、筑路工为骨干的班底,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提高社员的技术水平。[10]在支重办的号召下,许多公社还在工地建立起临时党、团组织,力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些公社还不失时机地开展劳动竞赛和评优活动,各队间争夺流动战旗,每隔一段时间即召开一次评议会,把社员们“三通一平”的点滴经验和成绩记入光荣簿,工程任务完成后,根据记录情况选出模范人物,当众给予物质奖励。这些做法既提高了施工速度,又给三线建设单位节省了开支。例如,旭光电子管厂计划修建公路4.5公里,预计需要临时工300多人,施工25天。承包给西河公社后,该公社只用了180人,连续施工15天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节约经费1990元。[11]据统计,1965年广元日提供劳动力最大量为1794个,全年有17.17万人次参与“三通一平”,共修建公路11544米,安装高压输电线12000米,铺设水管5830米,平整场地约81600平方米。[11

  与此同时,给三线建设单位提供配套商业服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65年初,广元成立了工区贸易公司,并陆续在东坝、大石、杨家岩等地设立多处分支机构。5月下旬,县商业局会同工区贸易公司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到内燃机车厂、川北电子工业公司、旭光电子管厂等工区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应广大三线建设职工的要求,工区贸易公司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元坝、宝轮、河西等地新增多个综合百货商店、饭店和理发店,安排专职服务人员61名。[12]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网点不足带来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解决三线建设工区分散、建设人员多、物资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的问题,经反复讨论后,商业局还采取了机动灵活的供货方式,对靠近商业网点的三线建设单位,三线建设单位和职工需要的部分生活资料、一般轻工业品和副食品就从商店的门市购买,实行定点供应;属于外调大宗商品,三线建设单位和商业部门协商后,挑选一批商店划片区供应;香烟、糖、蛋类等按人分配的计划商品,则采取发票证、下达指标的办法,由单位统一处理,实行定量供应。[13]对于一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三线建设单位,商业局则组织人员到工地设立临时供应点,上门服务;对集体需要的大宗商品,在购进之后直接运送到施工单位,缩短供应时间,提高效率。据支重办统计,1965年工区贸易公司直接运送到三线建设单位的大宗商品就有近20种,[14]从劳动工具到办公用品一应俱全,大体上满足了三线建设单位和职工的日常需要。

  三、历

  1965年不仅是四川广元三线建设的开局之年,更是当地群众支援三线建设的高潮之年。虽然面临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各种物资匮乏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带领下,广元的干部、群众把党的号召和祖国的需要当作使命,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作之中,在建材生产、蔬菜供应、组织劳动力以及提供配套商业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对三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依然是广元建设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成为留给广元的精神财富。

  见微知著,广元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尽最大努力支援三线建设的历程体现了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严峻挑战面前,坚持党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有效整合配置资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落实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元支援三线建设的个案,用实践证明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有效性。

  时至今日,四川省还留驻着不少三线企业,在职工安置、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仍需要地方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三线企业的厂区周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社会,地方政府可以依托这些企业群,在国家有关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加快新兴小城镇的建设,使三线企业成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特殊的助推器。

  [参引文献]

  1]《当前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的情况及今后解决的意见》,绵阳市档案馆:74-2

  2]《广元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3]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编:《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卷》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48页。

  4]《关于当前蔬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说明》,绵阳市档案馆:74-2

  5]《关于保证重点建设问题讨论纪要》,绵阳市档案馆:74-2

  6]《有关支援国家重点建设情况的汇报》,绵阳市档案馆:74-4

  7]《关于支援重点建设的一般情况》,绵阳市档案馆:74-4

  8]《关于组织街道居民为国家生产碎石的情况介绍》,绵阳市档案馆:74-9

  9]《关于地方建材生产和供应工作的意见》,绵阳市档案馆:74-4

  10]《关于1965年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绵阳市档案馆:74-9

  11]《关于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劳动力搞“三通一平”的情况报告》,绵阳市档案馆:74-9

  12]《关于支重工作的汇报》,绵阳市档案馆:74-9

  13]《情况简报》,绵阳市档案馆:74-9

  14]《支重资料》,绵阳市档案馆:74-9

    1. 陈东林: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2. 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3. 新中国工业的三大里程碑:苏联援建、三线建设及大规模技术引进
    4.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
    5.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成立
    7. 三线建设与四川省城市现代化
    8. 中国的三线建设
    9. 评价三线建设的三个新视角
    10. 备战压力下的科研机构布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