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专题研究 | 动 态 | 理论指导 | 学科建设 | 综合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 者 | 境外研究 | 地方史志
俄国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越南 德国 法国 英国 荷兰 丹麦 瑞典 澳大利亚 墨西哥 印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德国当代中国研究

                德国当代中国研究
 
一、德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二、主要研究机构 
  1.柏林自由大学东亚所 
  2. 洪堡大学汉学所 
  3.慕尼黑大学 
  4.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研究所 
  5.汉堡亚洲学研究所 
                    
 一、德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与美国等国家比较,德国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队伍要小得多。战后的几十年是世界政治动荡的年代,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众对中国的兴趣也与日俱增。此时学究式的中国研究已经满足不了政治上和新闻界的需要,一些大学外的与中国相关的机构、团体应运而生。1956 年由联邦德国外交部和汉堡市牵头成立了亚洲学研究所( IFA) ,专门从事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但在高校,各相关研究所,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人员为10人左右,而专门从事当代中国史、中共党史研究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初和50年代中期恢复汉学专业。60年代,洪堡大学由费路主持当代中国研究,撰有《关于中国当代的“历史考察”问题》。柏林自由大学由郭恒钰、罗梅君先后主持中国现代政治、政党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和德中关系研究。海登堡大学由魏格林主持研究中国现代、当代史。瓦格纳教授著有《从陈独秀到江泽民—回国留学生在国内的影响》。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情况相似,德国的中国问题研究还是没有脱离大的中国学背景。至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专业,或是从德国的汉学研究游离出来,或是寄存在汉学系里面,或是与临近专业合并,冠以东亚所或亚洲所等称号,并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但是,可贵的是研究这些专业的学者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领域。近年受中国改革开放形势影响,他们正在从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哲学、中国史、语言为重点的汉学研究,转向从事传统汉学和中国现实问题的双轨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学习和研究中国经济和政治问题的需求在逐渐升温。中德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推动德国学术界对现实中国政治和经济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1990年代以来,对现实中国问题的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青睐。从教学的情况看,各大学选中国经济或中国政治为主修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多。这些专业的招生情况正逐年扩大。以招生规模不算大的特里尔大学亚洲所为例,汉学所就有学生100多人。其中现代中国研究专业的学生主选课多是中国经济。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许多德国人选择学习中国经济和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学习中国经济的人毕业后求职较方便。这种招生现象带有普遍性,因此,一些学校在设立主辅修专业的课程时,都开设或增加了有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的课程。
  这一现象也反映在研究领域。特别是一些中青年的学者,表现了更为务实的态度。博士生、博士后选择的研究领域,也多与中国现实问题关系比较密切。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国家的巨大变化,使德国人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兴趣,一些务实的德国人也把将来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作为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目前,在德国研究中国问题按研究时段可分成中国古代史及古代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含中共党史研究)和现实中国研究(以研究中国政治、经济为主,也研究文化、军事、法律等方方面面)。历史领域的学者与汉学界有较多的往来,而研究现实问题的学者形成另一个群体,这两个圈子的学者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但学术交往并不多。汉学家们则有意无意地把当代中国这一领域留给了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以及“亚洲学家”了。所以,在一些关于中国和亚洲当代问题的争论中,例如,在“文明冲突论”提出后,在关于当代中国研究中使用的概念、范畴(“儒家文化”、“亚洲的价值观”、“亚洲民主制”、“半民主制”等等) 的讨论中,汉学家们的反应是迟缓的和零散的。在出席1998 年汉堡亚洲研究所举办的“亚洲价值观研讨会”的48 位与会者中,只有4 位是汉学家。
  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主要有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前苏联与中国关系、中共党史、党史编撰学、“大跃进”分析、“文化大革命”研究、中共知识分子政策、党史人物及德国和奥地利等欧洲共产党员在中国等方面。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人物研究、中德关系史、地方史、旧报刊及近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中国社会习俗、妇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对现实中国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问题的比较研究、就业问题、希望工程、私营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城乡关系、国有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水利工程)与移民问题、反腐败问题、中共新闻事业、中国对外关系、对中国历史与当代一些社会现象的比较研究等。一些学者一般在德国的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当然也有文章在《中国季刊》等英文刊物发表。但在中国刊物发表的极少。这也是中国学者很少见到他们的研究成果的一个原因。
  主要学术期刊:
  《国际政治》(柏林外交协会出版,月刊)
  《亚洲》(德国亚洲学会主办)
  《国际亚洲论坛》(佛莱堡大学政治学所办)
  《新中国》(德中友协主办)
  《当代中国》(汉堡亚洲所出版,月刊) 
 
                 
   二、主要研究机构
  1.柏林自由大学东亚所
东亚所有四个特色课题,他们是:
  第一,中德关系研究。
  这是所里的一个传统项目。他们曾于1989年和1991年两次主办了“中德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增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郭恒钰教授主持的《1897—1990年中德关系史文献》是由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资助,由自由大学和洪堡大学共同承担的一个重点研究项目,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达12人之多,计划编辑出版八卷本大型文献系列。郭恒钰和罗梅君教授主编了《柏林中国研究》丛书。中德关系史的研究成果也大都收录在内,其中德国外交档案馆主编的《1928—1938年的中德关系》(郭恒钰、罗梅君编)已译成中文,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91年)。2003年出版了《中德关系》一书(德文版)。罗梅君还与柯兰君合编了为庆祝郭恒钰教授六十寿诞出版的中德关系史论文集《中国:远在咫尺》。
  第二,现代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这类研究工作先后由郭恒钰教授和罗梅君教授主持。自从70年代以来,这个领域成为该所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该所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多是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的。现代政治和政党研究是郭恒钰教授的专长,他的《毛泽东的道路与共产国际》(1975年)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1979年),至今是中共党史研究德文著作中的必读书,后者有中译本,由三联出版社1985出版。另一项重要研究是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现代历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收藏的共产国际档案及至1953年的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档案在90年代初对外开放。时任所长的郭恒钰教授抓住机会,1992年他们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历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达成一项协议,联合编辑出版5卷8册本有关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对华政策的档案文件集。现在,已经出版了由郭恒钰、罗梅君主编的3卷5册本《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1996年)系列档案文件集。
  第三,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研究。
  此类研究的侧重点在社会学方面,如婚葬、民俗等。罗梅君教授在这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东亚所还有自己的刊物《中国社会与历史》,以德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刊登学者们的文章。柯兰君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当代社会和当代经济,著有《中国大陆的阶级和阶层》和《中国社会学史》(1992年)。近年她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合作,研究中国流动人口问题,著有《都市里的农民》(中文版, 2001年)。2000—2002年她承担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在大型投资建设中如何做好社会评价问题》。她还与王海教授合作向DFG申请了研究中国扶贫方面的课题,重点分析三峡工程与移民的问题。
  第四,中国妇女问题研究。
  这是罗梅君主持的研究项目。1991年罗梅君主办了全德汉学界“中国妇女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妇女研究》(1992年);并定期编辑出版专业刊物《中国与妇女通讯》,至今已出版了2期。车慧文博士(现在鸿堡大学任教)的研究领域有妇女教育史、近代文论和台湾文学,著有《中国语言学家王力的生平和著作》(1983年)和《中国女子高等教育(1907—1937)———燕京大学校史研究》(1990年)。除此之外,并入东亚所的政治教研室一直进行着中共党史、中国当代政治、外交方面的研究。政治学所也曾设有一个“中国和东亚政治”讲席,沃纳·迈思纳教授研究中共党史中的早期农民运动、早期工人运动、李大钊和毛泽东研究等。方伟纳的论著有《中国的发展问题和解决的尝试》、《中国对外政策的大跃进---“文革”时期至尼克松访华前中国的对外安全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地方志》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代的意图和问题》等。他侧重对“文化大革命”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2.洪堡大学汉学所
  原东柏林汉学首屈一指的洪堡大学汉学所,其教学和研究重点有现代和当代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与西柏林相比较,更注重对现代中国的研究。德国统一后,洪堡大学汉学所经过调整,人员变化较大,职位有所减少。该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罗·费路教授研究领域广泛。50年代他留学于北京大学,他的有关中共党史方面的论著有《李大钊与中国传统的关系》、《关于中国当代的“历史考察”的问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他发表的论著有《中国民主主义者与革命者在柏林(1900—1924)》、《中国民主主义者与革命者在柏林(1925—1933)》、《周恩来在柏林鸿堡大学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等,比较深入地研究早期的中共历史人物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问题。由于费路教授在现代和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声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在柏林汉学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费路教授的学术生涯,随着德国统一后他在学校教授职位的失落和过早去世而结束。塞吉特副教授(女)主要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和当代中国经济与改革问题,著有《中国的现代化政策与对外贸易和经济关系》。此外,费路教授和塞吉特副教授主持洪堡大学的中德关系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史、中国当代政治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外交政策。
  
3.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大学的中国学专业设立于1946 年。著名中国学家鲍吾刚曾担任该专业的主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该系有学生600 人左右,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该系图书馆藏有中文图书5 万多册,期刊240 种(其中中文期刊占一半左右) 。
  慕尼黑大学从事有关中国学研究的系所还有3个:戈氏政治学研究所重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人类学和非洲研究所从事中国边疆民族的研究,医学史研究所以中医为研究重点。
  主要学者:
  鲍吾刚: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
  出版物:
  《慕尼黑东亚研究丛书》
  4.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研究所 
  海德堡大学是德国的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386年,是海德堡文化的代表。大学的汉学所诞生于1962年即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年代。汉学所一向以坚持严肃的汉学研究传统而著称。中国学术界知晓的汉学家和历史学家鲁道夫·瓦格纳、魏格林、托马斯·卡朋等都(曾经)是这里的研究和教学骨干。
  至2004年,汉学所有教授职位6个。注册学生340多人, 2003年新生有72人。汉学所进行汉语教学。第一学年给新生集中授汉语课的速成教学方式,效果很好。毕业的学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23个等级的中文考试,通过的最高级是22级,最低级是17级。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课。除了中文课程以外,汉学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德关系史、中国妇女与社会、中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关系、中国大陆新思潮、中国20世纪地方主义的意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
  汉学所有3个研究小组。即中国图书注释组、中国近现代公共空间发展组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组。中国图书注释组和中国近现代公共空间发展组由瓦格纳所长直接负责,两周活动一次。中国现代史研究组由魏格林教授负责。魏格林教授曾经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编撰学,颇有成就。她调到维也纳大学工作后,这个组就基本停止了活动。但研究工作在继续,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代表性的学者有托马斯·卡朋博士。他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特别在关于王明的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研究方面成绩比较显著。他在《中国季刊》等有影响的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许多专题文章,其代表作是《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国共产主义革命领导层的演讲》。他对德国的中国学研究情况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介绍。卡朋近年的主要著述有:《21世纪初欧洲的中国研究简述》、《德国的汉学研究》,《西方关于中国和东亚研究的新杂志》、《从陈独秀到江泽民———回国留学生在国内的影响》、《外国出版的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中译本》、《当代中国研究与〈中国季刊〉的发展》、《德国和奥地利的共产党员在中国》。
  瓦格纳教授是汉学家,他的研究兴趣在中国文学和戏剧,也从事一些中共党史的研究。近年,他主要研究海瑞罢官等新编历史剧出台的社会政治背景,“双百方针”,以及斯大林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问题。
  出版物:
  《海德堡东亚研究丛书》
  5.汉堡亚洲学研究所
  在现代中国问题的研究上挑大梁的是汉堡的亚洲学研究所。它是德国的“中国观察家”。该所共有科研人员17 人,其中一半从事中国研究。在近年出版的77 部关于中国的论著中,以法律为题的17 篇、经济16篇、国际关系13 篇、价值观8 篇、社会问题5 篇,以当代中国研究为重点。
  亚洲学研究所迈向国际化的步子比汉学界大。它与欧洲各国的7个学术组织一起组成了“欧洲亚洲研究联盟”。这7个学术机构是:莱顿国际亚洲学研究所、哥本哈根北欧亚洲学研究所、布鲁塞尔欧洲亚洲学研究所、欧洲巴黎亚洲中心、马德里东亚研究中心、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所、瑞典斯德哥尔摩亚太研究所。
  亚洲研究所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实问题,是从欧洲的利益出发对“亚洲未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咨询价值。2004年亚洲所的科研课题包括:中国的教育与医学伦理;中国向德国的移民;中国互联网中的“文化认同论坛”(identity workshops)---社会文化变化加速条件下的认同观念的构成和转变;中国党政机关的变化;日本和韩国政党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成分;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私人关系;民主参与制度对东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反恐联盟的社会结构---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农村劳动市场;从医疗领域看中国的全球化与社会发展;中国金融媒介和金融政策的制度性变化;l988年以来的缅甸——通过经济开放达到民主;中国有没有儒家思想的复兴;日本、印尼和菲律宾的人权政策;南亚的政治伊斯兰与民主;互联网作为非政府组织强化公民社会的手段。
  主要学者:
  维尔纳·德拉贡教授,曾担任亚洲学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2004年4月退休。
  莫妮卡·舍德尔(Monika Schfidler),现任所长,经济学家,原在不来梅专科大学任教。
  奥斯卡·韦格勒,亚洲学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亚洲学研究所的元老。著书近30部,并有不少文章被翻译成中文发表。退休后,汉堡市政府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这也是对该所学术研究工作的肯定。学术思想上,韦格勒是传统文化论者,他强调文化因素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并针对“国家儒家观念”提出了“泛儒家思想观念论”,意即个人的儒家思想观念是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出版物:
  《中国动态》(月刊,月发行量达2000余册,在德国有关中国研究的刊物中排行第
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文明网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9 6657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