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机构 >> 荷兰当代中国研究
荷兰当代中国研究
发布时间: 2015-06-30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11
  字体:(     ) 关闭窗口

              荷兰当代中国研究
   荷兰当代中国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机构
 

   1.莱顿大学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

   2.阿姆斯特丹亚洲研究中心

   3.阿姆斯特丹亚洲研究院

   4.国际亚洲研究所

                荷兰当代中国研究现状
  荷兰的当代中国研究是在传统汉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荷兰是较早从事中国研究的西方国家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但在17世纪初到19世纪后期的漫长岁月里,荷兰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数不多,其研究也大多比较粗放,还不属于专业性的学术研究。19世纪后期,荷兰的中国研究领域有几件事: 1876年莱顿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举办中国语言和文化讲座; 1890年荷兰和法国学者共同创办了国际性汉学刊物《通报》,由莱顿的布里尔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汉学家的文章和书评,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有关文学、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论述; 1930年莱顿大学建立了汉学专业研究机构---汉学研究院,专门从事汉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汉学讲座和汉学专业刊物《通报》的出现标志着荷兰汉学研究学术地位的确立。
  荷兰的当代中国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中期,其标志是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的设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使一些荷兰学者意识到,传统的汉学把中国当作一个静止的社会进行研究,忽视了对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以及对中国整体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因此一些荷兰学者开始加强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对外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并注意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不仅关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也希望了解这种发展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这使荷兰中国研究的领域迅速拓宽,出现了一批有专业学科知识基础,并以中国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家。
  主要专家:
  荷兰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四维(Anthony Frangois PaulusHulsewé)、许理和(Erik Zürcher)、弗美尔(Eduard B.Vermeer)、赛奇(Tony Saich)和施耐德(AxelSchneider)等。他们大多毕业于莱顿大学,后成为荷兰中国研究领域的骨干和带头人。
  何四维(1910~1993),毕业于莱顿大学中文系,1956年接替去世的戴闻达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并兼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的汉学讲座教授。何四维在其20年的教授生涯中指导了众多的课题研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佛教、中国古代数学、中国古典小说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但他本人的研究兴趣一直是秦汉史,尤其是秦汉法律和制度以及中国史学研究方法。何四维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有“中亚汉代文献最新研究综述”(1950);《汉律残篇》(1955);《中国社会史研究》(1956);“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帝国起源和创建的论述”(1968)和“荷兰的中国学和日本学”(1969)等。
  许理和(1928~),1953年毕业于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留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和古汉语。1962年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新增设的东亚问题讲座的首任教授。1975年接替何四维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并于当年当选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75~1993年间,与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Gernet,1921~)共同主编国际汉学刊物《通报》。
  许理和对荷兰中国研究发展的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为适应荷兰政府、研究机构、公司以及社会各界对当代中国信息的需要,于1969年在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建立了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使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在这个具有浓厚汉学研究传统的机构内迅速发展起来。许理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早期佛教、宋代至明代的社会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有《佛教对中国的征服:中世纪前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适应》(1959);《佛教的起源及其通过文字和图画的传播》(1962);《中国第一次反基督教运动》(1970);《天主和魔鬼》(1985);《中国文化的时空》(1995);《中国的现代化、西方化和文化适应》(与K.W.拉特克和T.赛奇合编,1993);“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1963);“中国明朝末年的儒教和基督教信仰热”(1997);“中国思想史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早期联系”(1996);等。
  弗美尔(1944~),社会经济历史学家。他于1969年和1972年先后在莱顿大学获得历史学和汉语博士学位。从1969年至今一直在莱顿大学从事中国经济和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国信息》和《亚洲太平洋商业评论》的编辑,欧洲现代中国研究基金会主任和北京大学荣誉教授。弗美尔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及土地开垦。他曾赴中国大陆的一些山区以及台湾地区进行考察,并多次参加有关中国问题的应用项目研究。例如,1986年参加欧盟的“中国乳产品发展项目评估”项目;1988年参加欧盟的“中国教育管理项目评估和系统阐述”和“欧中农产品加工交流中心项目设计”等;1990年参加“中国的城市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部门调查”和“中国的乳产品发展项目(EU)中期评估”项目;1991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对中国陕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调查”项目;1994年组织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关于中国集体和自愿互助组织的国际会议”;1995~1998年参加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荷兰教育科学部的“宁夏畜牧业和草原法的实施研究”项目;1998年组织欧洲有关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会议等。弗美尔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广州经济史(1930~1980)》(1987);《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1930年以来的陕西省经济》(1988);《中国地方史:来自福建的宋元明清时期的石碑文》(1991);《泉州农业经济史》(1998);《中国的股份合作制》(2000);“中国的社会保障系统”(1979);“当代中国农业发展模式”(1979);“农业中国的收入差距”(1981);“中国农业经济改革与中国政府的作用”(1982);“中国的农业与生态”(1986);“中国化工业对外国技术的需求”(1987);“广州的集体化和非集体化”(1987);“中国的劳动力政策和新的劳动合同法”(1987);“中国土地开垦的历史”(1988);“中国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与政策”(1990);“中国的工厂管理者与环境污染”(1991);“巴山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1994);“试论福建泉州的农田开垦与经营方式”(1996),“环境污染的损失: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的问题”(1997);“中国的新型农业组织”(1998);“股份合作制:产权分析”(1999)等。
  赛奇(1953~) ,在莱顿大学获博士学位,1976~1977年在中国从事过研究,1986年在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创办国际学术性刊物《中国信息》,1994年以前曾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1994~1999年任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赛奇是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培养出来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问题。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的政治与政府》(与A.J.塞奇合著,1981);《中国80年代的科学政策》(1989);《中国人民的政治运动》(1990);《共产主义和后共产主义政治体系概论》(与S.怀特、J.加德纳和G.肖夫林合著,1990);《中国改革的十年》(1992);《文献与分析》(与B.杨合著,1996);《中国国家社会主义的新前景》(与方德万等合著,1997);《中国的政府与政治》(2001)等。
  施耐德(1962~),德国籍。于1994年在德国波鸿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现代中国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研究教授,《东西方历史研究》刊物的主编。施耐德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中国历史和中国政治。主要学术成果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1990);“朝鲜战争与台湾地区的未来:书目评论”(1995);“中国台湾地区的政治改革(1990~1995):原因、结果和影响因素”(1995);《真理与历史:寻求中国现代同一性的两位中国历史学家》(1997);“缩小差距:构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历史文化同一性”(2001);“道教与历史:寻求中国现代同一性的两位历史学家”(2001)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