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机构 >> 瑞典当代中国研究
瑞典当代中国研究
发布时间: 2015-06-30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11
  字体:(     ) 关闭窗口

              瑞典当代中国研究  
                   瑞典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瑞典对于中国的兴趣可溯源至1654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尼尔思·马森·席欧平(Nils Mattson Ki ping)的瑞典人跟随一荷兰商人兼外交官来到中国,回去之后写了一部游记,于1677年发表。1694年,尤那·罗克纳尔斯(Jonas Locneus)在乌普萨拉大学撰写了他的博士论文--长城简述,这是瑞典,也是北欧的第一篇以中国为论题的学术论文。
  关于中国的研究真正上升到学术研究是在20世纪初。第一位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事有关中国研究的瑞典人是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1952)。作为一位地理学家和探险家,赫定从1893年开始曾先后三次到中亚考察,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考察报告。特别是他第三次考察的结果以《1927年至1935年在斯文·赫定博士领导下对中国西北省份进行科学考察的报告》为总题目分卷出版,从1937年开始出版,目前已出版了56卷。
  高本汉是瑞典和北欧汉学的开创者,桃李满天下,现在瑞典所有与中国研究相关的重要角色几乎都由高本汉的学生担当,形成了一个“学术家族”。他的弟子们不仅继承了老师的事业,而且能够发扬光大,使瑞典的汉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马悦然(G?ran Malmqvist) 从1965 年起接替老师高本汉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教授;丹麦的易家乐(SorenEgerod)于1960 年创立了哥本哈根东亚研究院;挪威的韩恒乐(Henry Henne ,1918~2002 ,又译翰汉乐、何亨利) ,在1966 年建立了奥斯陆大学东亚研究系。
  瑞典的汉学教学和研究,主要集中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隆德大学,这两所大学除开设本科生课程外,还设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项目。哥德堡大学的东方语言系开设了一个汉语本科班,乌普萨拉大学则开设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汉语本科班。目前瑞典共有中文教授6位,副教授26位,中国学博士30余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研究和教学力量方面,无疑居北欧四国中的首位。20世纪60年代开始,瑞典的汉学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研究方向逐渐转向当代中国。 
               主要研究机构
  1.斯德哥尔摩大学亚洲及太平洋研究中心
  1984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建立了亚洲及太平洋研究中心,目的是为了促进有关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学术研究。
  主要学者:
  郝德馨(ThomasG.Hart),美国人,在美国读本科生时的专业是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和教育;后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师从高本汉学习汉学,1962年获硕士学位。或许由于不懂汉语的缘故,他攻读博士学位时选择的专业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1992年任中心主任,研究重点向当代中国倾斜,专门研究中国内外政策,是瑞典的中国问题专家。其代表作是《革命动力学:一种关于现代社会革命动力的控制论理论及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变化和组织动力研究》,主要是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实证主义观点来论证中国革命的动因,与普遍偏重于人文研究的瑞典汉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许是汉学家与中国问题专家的差别所在,郝德馨也因其研究进路的不同被视为汉学圈外的研究中国的学者。该中心在1988年创办了《斯德哥尔摩东亚研究杂志》(Stockhol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用英文出版,弥补了由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建立的东方研究协会以瑞典文出版的会刊《东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的某些不足。
  出版物:
  《斯德哥尔摩东亚研究杂志》(Stockhol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英文)
  《东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 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建立的东方研究协会会刊,瑞典文)
  
2.隆德大学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
  1997年,隆德大学建立了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由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任中心主任。此前隆德大学原有政策研究所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尤其侧重于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主要研究人员先后离开,研究事业也就日渐衰落了,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建立加强了隆德大学的当代中国研究力量。
  主要学者:
  
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沈迈克是马悦然的学生,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亚洲及太平洋研究中心任副教授,是5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者中的佼佼者。沈迈克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当代中国政治,博士论文为《跳跃式的社会主义:毛泽东与1958年大跃进》。沈迈克是一个“中国通”。对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对红卫兵运动的研究颇有成就,先后出版了《中国政治的言有所为:五项研究》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不是请客吃饭》。沈迈克的研究非常严谨,搜集有大量的第一手的档案材料。目前,沈迈克正在与他人合作撰写文化大革命史。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