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代中国研究 一、英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二、主要研究机构 1.伦敦经济学院 2.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3.英国中国学协会 4.牛津大学东方学院 5..剑桥大学东方学院 6.利兹大学 7.爱丁堡大学 8.达累姆大学 一、英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英国在17世纪中期开始对中国的研究,当代英国拥有23个研究中国学的主要机构。 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重视当代中国的研究。伦敦大学出版的《中国季刊》成为西方最早出版的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刊物。1965年爱丁堡大学成立了中国学系,1968年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成立,1963年拉铁摩尔在利兹大学创立东亚学系。重要著作有怀特的《骑虎难下:毛泽东之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意义》(1993年版),本尼威克等的《九十年代的中国》(1995年版),西格尔的《中国正在改变形象:地区主义与对外政策》)(1994年版),迪克·威尔逊的《毛泽东传》(1980年版)等书。 英国当代中国史研究能够较为冷静地描述中国社会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较为客观的研究和评价。英国的中国学研究者们大都是接受了西方的学术研究理论和方法论训练,在治学和行文中表现出了较为专业的学术素养。但同时,还应当注意到: 一、英国研究者的立场虽然可能显得较为客观,但不一定公允合理。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早就指出,即便在一向以“科学精神”自诩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理性,研究者的观察当中总是渗透着习惯的旧有理论。对于中国社会文化这样一个物质与精神文明综合连续体的“他者”,没有长期的切实生活体验和审慎的理性辨证反思,英国研究者能否做到胡塞尔所言的那种理智直观,更是从根本上值得疑虑的事情。总体说来,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是无法避免伽达默尔所指出的先在之见的影响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在科学主义外貌之下掩藏着严重的意识形态取向。比如,对于邪教问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重大中国政治法律课题,有的研究者自以为站在了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掌握了绝对真理,而忘记了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无法避免的价值取向问题,甚至全然不顾学术研究的客观性理念与追求,对自己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丝毫不加掩饰。这是当代中国学人在参考西方学界同仁论著的时候应当特别予以警惕的一点。 二、过分注重现实局部,忽视历史全局;过分注重工具理性,忽视思辨理性的作用,也对英国的中国学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现当代学术界条块分割严重,各学科划疆而治,壁垒森严,甚至在同一领域之内,由于讲究不厌其烦的精细化和专门化研究,同一学科名下的不同学者之间也隔膜严重,难以相互理解;其他如研究经费、资助的获取等等现实因素导致研究者拘泥于某些层面的问题,而难以拓宽和加深研究视野,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导致英国缺乏李约瑟那样崇尚一时的中国学大师级人物。这造成了其中国学研究的碎片化现状和更为严重的长远不良后果:当研究者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全局缺乏较为完整的了解和理解时,其局域性研究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深度、能够走多远,都是令人质疑、需要深思的事情。再次以英国学者热衷研究和议论的中国政治法律问题为例。现行的主流治学倾向是:追随中国政府工作重点的阶段性转换,选取东南沿海、西部地区,或者华北、东北某地市的某一行业、企业或者某(些)乡镇、农村、个人,进行一定时间的实地考察,收集现实数据,之后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演。这种突出现实局部性的调查研究常常同时也带有唯方法论、唯技术论倾向,在“让具体事实说话”的同时,忽略了更高、更深层面的东西。从发生学上讲,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是与其更大的历史文化传统融溶无间、相伴相生的。因此,对中国局部现实问题的理解与解决决不应限于微观层面的就事论事,而要结合更宏阔的历史文化语境才能获得较为全面的概念,提出更具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早在1950年代就已指出:“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个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 与其他国家的当代中国史研究状况相比较,英国的历史系中几乎没有中国学专家,一些系之所以涉及到中国,是其他主题研究相关,学者利用英文文献资源从事有关中国研究的非常之少。即使是利兹大学,在海特报告发表后于60年代在历史系设置了一个中国学职位,但在这位学者退休之后,没有安排其他研究中国的历史学家来接替 (该校的东亚研究系也没有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诺丁汉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还有利兹大学关于中国或东亚研究的学者都来自中国和美国,大多数投稿人也身处美国;在2001~2003年《中国研究》各期刊登的48篇论文中,60%的作者在美国从事研究,13%在澳大利亚,25%在世界其他国家,只有2%在英国。《中国季刊》在同一时期刊发的115篇论文中,美国学者的成果占45%,澳大利亚3%,其他地区的论文占42%,只有10%在英国。 二、主要研究机构 1.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伦敦经济学院,简称LSE,由韦伯夫妇(Beatrice 和Sidney Webb)于1895年创立,并在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的一部分。LSE在英国独树一帜,其教学和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拥有多项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其图书馆藏有300多万册图书,堪称英国乃至世界主要的社会科学资料中心。 LES自成立成以来,以“中左翼”思想立校,追求平等和自由,讲究“以科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秉承自由思想多元学术的精神,主导了英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学领域曾有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展了最具权威的经济理论,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政治体系也源于该校。 学院多元化、国际化的风格也使中国学子源源不断地加入。20世纪20-40年代,罗隆基、储安平、费孝通、王造时、吴恩裕、徐志摩、金岳霖、张君劢、张奚若、陈源、萧乾、龚祥瑞等一代才俊都曾经来LSE攻读了博士学位。2000年以来,前往LSE学习的中国学生大幅增加,几乎占据了金融、财会等LSE硕士热门专业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LSE关于中国的研究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王斯福教授(Stephan Feuchtwang)开创了“中国比较研究”的视角,即把中国作为一个参照系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作当代的和历史的比较,进行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家的多元合作研究,并于2005年设立了LSE以中国比较研究的硕士点为主体的“中国比较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关于中国的研究在新的、更高的、更专业化的起点上的再生,旨在培养具有比较视野的、以社会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专业人才。 与此相适应,“中国比较研究网”(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twork, 缩写CCPN)应运而生。它由LSE亚洲研究中心和人类学系的学者共同发起,汇聚了LSE 20余名中国问题专家,涵盖了人类学、发展研究、经济史、经济、金融、国际史、国际关系、法律、管理、媒体和通讯、社会政策、社会学、统计学等系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关于中国的以比较视角为核心的融教学与学术活动于一体的全球性学术组织,“中国比较研究网”力争汇聚LSE和全球从事中国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成为在中国比较研究方面世界一流的学术重镇,以在全球背景下促进对中国有关课题进行比较的和跨学科的研究。2009年3月25——26日,CCPN还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首届“关于中国的高等研究国际研讨会---长三角区域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和关系的研究”,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2.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 这座已有92年历史的学院目前拥有约30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他们有的同时在牛津、剑桥、香港等国内外高校任教,主导着英国乃至全球在亚洲研究、非洲研究和中东研究领域的话语潮流。专门从事中国学研究的有中国和内亚语言文化系(The Department of th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China and Inner Asia)、中国学研究中心(Centre of Chinese Studies)、台湾研究中心(Centreof Taiwan Studies)和当代中国研究所(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e)。中国国家汉办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建设的伦敦孔子学院(The London ConfuciusInstitute)也设在这里,以促进英国的汉语教学,加深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致力于推动英国在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另外,历史学系(Department of History)、东亚语言文化系(Department of th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East Asia)等很多其他院系的学者也以自己所在的学科为特定视角,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002年以来亚非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代表性的学者及其主要论著有: 1.Frank,中文名冯客,亚非学院历史学系教授、香港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专攻中国近代史。代表作有: (1)《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1895-1949》 (2)《麻醉文化:中国毒品史》 (3)《舶来品:摩登玩意儿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版);又名《摩登玩意儿物质文化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欧版) 2.Michel Hockx,中文名贺麦晓,是东亚语言文化学系的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中国语言文学。代表作: (1)《阅读东亚的作品:文学理论的边界》 (2)《风格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1911-1937》 (3)《当代中国的文化》 (4)《共和国时期的中国文学社团》 3.Craig Clunas,艺术与考古学系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专攻中国和东亚艺术史与文化,特别在明代文化研究方面,著作颇多,也很有分量。他一向力倡对中国物质文化的研究,以1991年发表的《长物志:近代中国初期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地位》、1996年发表的《丰美之地:中国明代的花园文化》[9]、1997年发表的《近代中国初期的图画和形象》和《中国艺术史》等著作闻名中国学研究界。 期刊: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全方位地研究当代中国(包括台湾)的一流国际性刊物,其办刊宗旨是从多学科视角对现当代中国进行广泛、深刻的研讨。该刊的研究主题涵盖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商业、经济、地理、历史、国际关系、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编辑人员由一流中国学研究学者担任,撰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季刊》自1960年创刊以来,目前,已出版194卷,刊登的稿件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书评和报道中国时事的刊物记事。 当前亚非学院学者的中国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时间跨度较广。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直到现当代,前后时距达600多年。 2.主题较为多元。在所列举的23部作品当中,不但传统的中国艺术、文学、历史等中国学研究主题继续吸引着不少优秀学者为之勤奋耕耘,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海外移民、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民俗、大众文化等新兴现实主题发生了兴趣,他们热情地投身于这些当代主题的研究,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3.重视实证。无论是就中国古典文艺主题还是就当代政经法律主题,这些研究者都十分注重对实证的搜集和运用,他们或者梳理大量的史料、文物,或者析取了丰富的当代有关文献,或者深入中国农村或都市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和访谈,为自己的论点提供切实可靠的证据。这沿袭了启蒙运动以来的英国近代学术传统,显得比较严谨,符合科学精神。 3.英国中国学协会 英文简称BACS,又称为英国汉学协会。这个协会是全国性的研究机构,是英国中国学研究活动的唯一的全国性组织,现有会员大约160名。该协会每年9月里召开为期3天的年会。 出版物: 《公报》(Bulletin,每年一期) 《业务通讯》(Newsletter,每年三期) 4.牛津大学东方学院 牛津大学东方学院有两个研究现代中国的机构:伊丽莎白女王馆的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和沃尔夫森学院的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为了扩大有关中国学的范围和影响,与1990年3月筹措了数千万英镑作为中国学研究基金,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中国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等现代中国问题。 著名学者: 理雅各:翻译《论语》《大学》《中庸》等。 苏慧廉:《中国史》《中国交通史大纲》《中国与英国》等。 埃尔文:《中国历史上的近一千年:土地所有权变化中的迷失》等。 出版物: 《中国社会研究论文集》 5.剑桥大学东方学院 剑桥大学的东方学院是有中国学、日本学、朝鲜学等不同的系科组成,但实际上是以中国学为中心。剑桥大学的研究侧重于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中世纪史。其研究人员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和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主要是对先秦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著名学者: 鲁惟一(Michael Loewe):《剑桥中国秦汉史》 范德万恩:从事中国近代和喜爱年代是研究,对早期中国共产党当时方面颇有研究 出版物: 《剑桥中国秦汉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现代亚洲研究》 6.利兹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 “海特报告”发表后,利兹大学于1963年在文学院建立了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后易名为东亚研究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与传统的系强调古典研究不同的是,这个系的中国研究从一开始就与社会科学的某些专业相结合,将重点放在现代研究上。利兹设置学位课程时将将现代汉语与另外一门专业——例如,经济、历史、地理或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学习。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个系的研究领域从中国研究扩展到日本研究、蒙古研究、亚洲太平洋研究和东南亚研究。20世纪80 年代初期,该系的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乌尔干奇?奥农(Urgunge Onon)开创了蒙古学研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中文专业的学生都要到北京、上海、天津或台北的大学学习一年。 2000年,利兹大学得到英格兰高等教育资金委员会的特别资助,成立了中国商业和发展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Business Development)。这个中心集中了东亚研究系和利兹大学商学院(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1)的国际商业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的专家,以提供高水准的汉语和与中国有关的国际商业的专门知识。2003年,东亚研究系、国际商业中心以及利兹的其他系联合成立了当代中国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该系与利兹大学的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部分教师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中国的教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 出版物: 《利兹东亚研究论文》(论文集) 7.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的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成立于1965年,由J.钦纳里博士(J.Chinnery)负责。中文系自成立后历经多次重组。1988年扩展为东亚研究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1990 年杜博妮(Bonnie S.McDougall)教授成为首位中文讲座教授。1998年,东亚研究系又与梵文系合并,组成亚洲研究学院(School of Asian Studies)。这个学院还包括苏格兰中国学研究中心(Scottish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和该大学的日本研究中心(University’S Centre for Japanese Studies),为文学、语言和文化学院的一部分。 爱丁堡大学的中国学教学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课程为主,同时也注重中国早期哲学、戏剧、小说和诗歌的教学。中国现代文学是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中文本科生为期4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到东亚学习一年。中国学教学与大学的艺术系、经济系、社会人类学系和历史系建立了紧密联系,并面向其他系的学生开设东亚文明的选修课。 爱丁堡大学中国学研究人员的著作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如杜比(A?W.E.Dolby)1979年出版了《中国戏剧史》;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son)1996年出版了《中国的流浪者:中华帝国晚期的歧视与解放》;杜博妮与雷金庆(Kam Louie)1997年出版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等。 8.达累姆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 达累姆大学是英格兰东北部中国学研究的中心,中国研究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l952年,雷蒙德?道森(Raymond Dawson)成为达累姆大学文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学讲师。20世纪60年代,该大学又增加了一位中国学讲师,并且有了负责中文图书的专职人员,同时还开放了吉宾金艺术和考古博物馆(Gulbenki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后更名为东方博物馆[Oriental Museum])。此后,该大学中国研究的发展与东方博物馆有了密切的关系。东方博物馆于1968 年收购了马尔科姆?麦克唐纳(Malcolm MacDonald)收藏的中国瓷器,这使它成为欧洲著名的收藏中国物品的博物馆之一,促进了达累姆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母语为汉语的教师加入到教学中。本科阶段设立的课程既有古汉语也有现代汉语。1962年首次授予汉语优等学士学位(BA Honours degrees in Chinese),后来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和攻读研究生文凭(postgraduate diploma)的学生。l987年,该大学设立了中国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包括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学位。1989年东亚研究系成立,中国研究纳入该系之中。1983年,达累姆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达成了交换教师和学生的协议。1999年达累姆大学东亚系成立了“当代中国研究所”(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开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经济和商业领域的研究。不过,2003年达累姆大学宣布了停办东亚研究系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该系在2007年停办。当代中国研究所在2004年移交给政治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