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实践海外研究的跟踪分析
发布时间: 2015-06-30    作者:殷冬水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2014-10-08
  字体:(     ) 关闭窗口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经济改革启动一段时间后,中国政府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地方治理改革,推行村民自治,以应对人民公社解体后的农村社会治理危机。“经过大量的争论和20余年不平衡的推行之后,村民自治如今已正式被载入国家法律。执行选举的程序已经出台,各级政府的实施细则也正在制定之中。所有村庄无一例外地每隔三年都要进行一次选举。”村民自治的推行,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对中国乡村社会引进民主、进行“民主试验”,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场民主的试验令人鼓舞、给人希望。“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一个伟大的创造”,“为中国未来民主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农民改变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第三次重要尝试。20多年来,围绕村民自治推行的背景、引起的争论、发展的动力、实施的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五个方面的问题,海外学者展开了研究。

  背景

  村民自治这场伟大的“民主试验”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王正绪和戴维娜、欧博文和李连江、郑永年等学者对村民自治展开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研究。

  王正绪和戴维娜等学者认为,中国推行村民自治这场伟大的“民主试验”,既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政治要求。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改革则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启动了农村经济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此来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的经济行为不由生产队来决定,而是由农民所属家庭来决定。人民公社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逐渐解体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后,如何将分散的农民再次组织起来,如何在保持社会活力的同时保持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982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取代以往的公社和生产大队,依赖村民委员会来“维护公共安全,解决争端和提供乡村社会的公共工程”。广西农民的开创精神和对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鼓励了改革派领导人,增强了他们支持改革和继续推行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彭真等领导人的强烈支持和推动下,村民自治这场“民主试验”在全国推广开来。

  欧博文和李连江、史天健、胡宗泽等学者认为,中国推行村民自治这场伟大的“民主试验”,起源于国家对农村治理危机的反应。中国推行村民自治,具有危机倒逼改革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解体,农村面临权力真空问题,农村治理面临着严重危机。危机主要表现为农村“干群关系恶化,党组织瘫痪,政治稳定受到严重威胁”。这些农村治理危机问题刺激着改革派的神经,迫使他们推行村民自治改革,进行“民主试验”。改革派意识到,农村治理危机是必须认真加以应对的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具有核心地位,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不仅关系到政府治理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通过大量调研,改革派意识到农村治理危机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认为如果不继续推行改革,一些地方的农民就有革命的危险。

  郑永年等学者认为,中国推行村民自治这场伟大的“民主试验”,是改革派为继续深化改革所做的积累和准备。中国的改革有试错性质,在不断探索中推进。80年代启动的改革,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进入90年代,中国面临如何继续深化改革的问题,即如何进一步凝聚改革的共识,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改革。改革派认识到,目前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村的治理体制和方式不适应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改革风险小,但意义深远。由于村委会并不属于国家权力机构,而且处于国家政策执行的末端,选择推行村民自治,不仅可以减轻改革的政治阻力,将社会政治改革的期待转移至乡村,而且可以提升国家政策在基层执行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的政治改革具有重要的试验性质和示范效应,可以为后续的政治改革尤其是城市政治改革积累经验。

  争论

  村民自治的推行并不一帆风顺,恰恰相反,村民自治的实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党内外引发了广泛争论。

  欧博文和李连江、郝秋笛、柯丹青等学者认为,村民自治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改革派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保守派的怀疑、排斥和否定。无论是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中,还是在执行过程中,双方都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村民自治可否在实践中证明是应对农村治理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否实现改革派所设想的预期目标?如何在推进村民自治的同时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农村的控制力?村民自治在提升干部合法性的同时是否会成为国家政策执行的障碍?

  欧博文和李连江认为,村民自治的开启、发展和不断壮大离不开彭真、薄一波等中央高层领导人的支持。村民自治能在广泛的争议和非议中不断向前推进,与这些高层改革派的拥护和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派支持村民自治,其根本原因在于村民自治的实行有助于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化解农村治理面临的危机。

  在改革派看来,村民自治是改善农村已恶化的干群关系的重要工具,“选举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冒险”。“选举产生更好的干部”,它赋予村民选择干部的权利,依赖这种权利,干部能更合理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民主的选举能提升政治过程的透明度,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赋权普通村民掌握干部的政治命运,给普通村民提供机会,通过选票决定干部的去留。村民自治的推行,并未像一些保守派人士所设想的那样弱化了国家执行政策的能力,村民委员会也并未成为农民反抗国家执行政策的工具,恰恰相反,村民自治在赋予村民运用选举权利的机会的同时,减少了村民对国家政策的抵抗。村民自治增强了国家的合法性,提升了国家能力,成为国家和农民合作的有效机制。对改革派而言,民主能解决广大农村面临的问题,却并不威胁共产党的统治。然而,对保守派而言,在广大农村推行民主,不仅是危险的、有害的,而且也是不可操作的。“自治并不能解决农村社会面临的问题。”村民自治赋予村民委员会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加了其抵抗国家政策执行的能力,在国家利益与村庄利益发生冲突之时,村民委员会往往会倾向于保护村庄的利益。村民自治的推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党的领导能力。村委会的成员由选举产生,而非由上级任命,造成“两委”权力之间的冲突。村民自治的推行还会增强地方的自我保护意识,繁衍地方保护主义,对国家的整合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改革派希望在广大农村推行民主,以约束地方政府,但这种希望往往会落空,因为地方政府总有控制村民自治的冲动,想通过操纵选举使自己信任的干部当选。地方政府操纵选举,无疑会大大弱化民主约束干部的意愿。

  动力

  村民自治的出台和发展,需要国家的推动,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欧博文和李连江、史天健、郎友兴等学者认为,村民自治的开启和发展,主要的动力来自国家,是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改革派支持发展乡村民主,推行村民自治,与这些改革派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派认识到民主和法治是中国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其他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治条件。

  除了国家视角外,也有学者从社会的视角研究村民自治的动力,认为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公民社会发展和积极推动的产物,是自下而上推动的结果。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国家掌握着公民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大多数资源,公民高度依赖国家,社会缺乏必要的自主空间。在此条件下,民主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启动的分权改革给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控制范围逐渐缩小,控制力度弱化,控制工具逐渐法制化。国家权力的收缩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乡村“民主试验”提供了土壤和空间。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发试验的结果。

  在贝姬·谢利、史天健等学者看来,审视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动力,离不开全球化的视角。改革焕发了中国社会的活力,而开放则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中国村民自治方面,美国共和研究所、卡特中心、福特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政府组织之所以有动力来推动中国乡村民主发展,一是因为促进民主是这些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使命,二是因为在中国促进民主有助于这些非政府组织获得政府或民间的资金支持,三是因为这些非政府组织基于民主发展的经验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对中国的民主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国外非政府组织之所以有机会来中国推动村民自治发展,与中国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一是因为这些非政府组织是宣传中国的重要窗口,二是因为这些非政府组织在推动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过程中关注的是民主技术问题,回避了意识形态争论和一些敏感话题。

  效果

  中国推行村民自治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不同学者对此给予了不同的评价。

  李连江、墨宁等学者认为村民自治的推行增加了村民对干部的信任。村民自治改变了村干部的产生方式,农民在村务治理中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其心声,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为农民约束村干部和地方政府提供了依据,使他们在干部滥用权力之时有更多渠道向更高权威提出诉求。民主之所以能提升村民对干部的信任,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可以抑制村干部和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而官员腐败是产生政治不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村民自治的推行,对于控制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它使干部更加诚实,政治过程更加透明,进而使领导干部更加值得信任。从民主与信任的关系角度看,中国推行村民自治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治理危机问题,也提升了中共的合法性。

  徐斯俭认为,中国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如下成就:一是为村民自治和乡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二是村委会经由选举产生的观念已根植于村民心中,每隔四年举行的村委会选举使得投票作为一种政治权利的意识在村民中得到强化,村委会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村民的投票已扎根在村民头脑之中,许多村民越来越熟悉他们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三是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诸如“公开提名”、“秘密投票”等民主选举制度基本得到遵守;四是熟悉选举的地方干部和官员在村庄中得到培养,大量官员熟悉了管理选举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五是竞争性的选举在许多省份进行,在候选人的产生中,自荐或村民提名日益取代传统的“协商”方法;六是村委会的选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村党支部的选举,党内民主成为中国发展民主的重要形式;七是村委会选举带动和加速了乡镇的直选。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村庄的权力进行了再分配,越来越多受过更高教育的年轻人进入了村委会。

  然而,对村民自治所产生的作用,谭青山、欧博文和韩荣斌以及胡宗泽等海外学者有着不同认识。

  谭青山认为,村民自治对乡村治理没有任何影响,选举质量的提升并未转变成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方式的改善。村民选举在中国已被推行了20多年,但并未对乡村治理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尚模糊不清,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主体的权力配置没有制度化,国家的行为和政策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村民自治的应有作用。目前,大多数村民会议不能制衡其他权力主体,村民自治已被乡村社会的少数精英把持和控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村民没有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兴趣和机会。国家政策调整也对村民自治的有效运作产生了不良影响。新农村建设政策在加大了国家对农村的投入的同时,也增强了县乡政府对村庄的控制力,因为这些基层政府掌握着新农村建设资金分配的权力。国家废除农业税,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弱化了村庄治理所需要的公共资源。在考察村民选举和听取村民选举情况报告后,中央领导感到有必要强化农村党组织,支持“一肩挑”的模式,这种模式为乡政府通过村党委会控制乡村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村委会权力被边缘化。

  欧博文和韩荣斌认为,评价村民自治的绩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往的评价在内容上是单一的、有缺陷的,注重了权力的获取,忽略了权力的运用,只是将民主选举的评价作为主要内容。实际上,中国的村民自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对村民自治的评价也应包括这四个环节。从权力的获取角度看,中国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选举质量在提升,选举对领导干部的约束力在增强,选举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然而,从权力运用的角度看,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大多数乡村的民主质量仍很低”。中国村委会大多数可能由选举产生,但一旦选举结束,村委会的运作仍处于乡村社会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关系网络之中。目前,在中国乡村,乡镇政府大多对村委会仍有较大控制力,大多数村委会成为服务乡政府的工具,是其权力的自然延伸。在村庄公共事务决策中,村党委会仍具有较强控制力,“在大多数乡村,村党委会仍是主要力量,村民委员会扮演的只是次要角色”。此外,宗族、宗教组织甚至黑社会等也在分割和挑战村委会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把持着村公共事务,成为权威的另外来源。

  胡宗泽认为,以往对村民自治绩效的研究都是失败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所有关于村民自治绩效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去关注村民是如何看待和评价村民自治的。以往对村民自治所起作用的评价,要么来自中国官方或传媒的评价,要么来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评价。这些评价大多数认为中国推行村民自治是成功的。村民自治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些对村民自治绩效的判断都是错误的、缺乏根据的,至少是为时过早的,甚至是误导性的,这主要是因为判断村民自治绩效的真正主体在这一判断过程中是缺位的。村民自治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是否实现了改革派的改革预期,需要以村民为视角,了解村民的感受。他通过对华北一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评价村民自治的绩效方面,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许多学者与普通村民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未来

  有关村民自治未来的发展,学者也有不同判断,一些研究者对村民自治的未来充满期待,认为村民自治这种基层民主形式是中国民主未来的希望;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对村民自治充满忧虑,认为将中国民主的未来寄托于村民自治这种基层民主形式是幻想。

  雷竞旋认为,我们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村民自治的未来。作为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选举促进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创新可能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具体说来,第一项制度创新是候选人的公开提名;第二项制度创新是当提名完成后,“正式的候选人”由预选来决定;第三项制度创新是允许竞选活动;第四项制度创新是采纳秘密投票方式。经过20多年的探索,乡村事务管理民主化程度有所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意愿和能力逐渐增强。客观地看,中国村民自治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这些缺点和局限使得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实施竞争性选举和村民真正自治的地方还不多,只占中国广大农村的很小一部分。村民自治和选举也容易受到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阻碍。即便是村民自治和选举能执行得很好,要将这种基层民主实践经验提升到更高层次仍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对于中国村民自治和民主的未来,胡宗泽认为,理解中国村民自治和民主发展的关键是理解村民本身是如何看待村民自治的,是如何评价村民自治效果的。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村民自治的“民主试验”并没有实现原来的预期,大多数农民认为选举并不能实现它应有的功能,恰恰相反,村民自治激化了乡村内部的矛盾,导致不同派别和势力之间的冲突。村民自治的推行,仍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

  王正绪和戴维娜研究发现,在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的边缘化状态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父权制在乡村民主政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民主的实用主义理解至少在精英中仍很盛行。对民主的实用主义理解不利于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因为对民主的实用主义理解存在的真正问题在于,当民主能发挥作用时就推动民主,当民主不能发挥作用时就可以放弃对民主的追求。更为重要的是,村民自治的推行具有极强的动员性质,乡村民主是一种“动员起来的民主”。由于大多数村民将乡村民主视为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村民自治的发展会缺乏持久动力,农民也很难成为乡村民主发展的重要主体。由于村民政治的推行具有动员性质,因而这种“动员起来的民主”必然会面临动员政治面临的难题。由于村民自治的发展具有政府主导的性质,不同层级的政府对推行村民自治持有不同态度,这种态度上的不同会加剧村民自治发展过程中的权力冲突,这种权力冲突又增加了村民自治发展的不确定性。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海外研究成果进行跟踪分析发现:海外学界对我国农村这场“民主试验”高度关注,对村民自治这种基层民主在推动中国民主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也充满分歧。在承认现有的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现有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一是缺乏比较分析的视角,将中国乡村的“民主试验”和其他国家的“民主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还很有限;二是现有研究仍处于“理论消费”阶段,理论验证和发展功能还比较弱;三是发表现有成果的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仍较低。尽管如此,无论是实践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能在为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壮大继续进行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进一步合作和对话的空间,进而为中国政治的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