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海外观察
美国智库中国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15-10-26    作者:韦磊    来源:北京日报 2015-10-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韦磊
  提升影响力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美国智库在不断强化其中国研究在美国的影响的同时,开始强化其中国研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智库强化对华影响的新特点
  第一,开办中文网站,发布中文研究成果。近年来,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美国知名智库开始建设中文网站,并以中文形式发布研究成果,其中文研究成果发布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紧随布鲁金斯学会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之后,兰德公司于2012年开办了中文网站。这也是兰德公司开办的第一个非英文网站。
  有关智库研究人员的中文研究发表后,在中国迅速引起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如,2015年6月,布鲁金斯学会的李成就中美关系发展前景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访谈在中新网发表后,立即被新浪新闻网、搜狐新闻网、参考消息网、中国青年网、网易新闻等中国网站转载。
  近年来,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人员还积极推动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发表,在中国形成影响。据中国知网统计,2000年以来,李侃如在中国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余篇,其文章被中文期刊引用累计达76次。与此同时,美国智库中国研究人员还就中国问题广泛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第二,在华开办相关分支机构、频繁举办研究活动,大量吸收中国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布鲁金斯学会于2006年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了“清华—布鲁金斯中心”。2010年,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智库在华创办相关机构后,大量开展了研究活动,大量中国人员参与活动。“清华—布鲁金斯中心”的8位研究人员中,6位为中国方面人员。“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14位研究人员中,11位为中国方面人员。作为智库中国分支机构的研究人员,这些中国方面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被纳入智库各类中国研究项目、活动之中的。
  第三,关注和研究中国自身方面的问题,为中国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成果。近年来,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开始展现出围绕中国自身热点问题展开研究的特点。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有智库开始积极尝试为中国有关部门提供智力成果,从而对中国形成直接的政策影响。
  如何应对美国智库强化对华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智库将日益加强其中国研究。与此同时,美国智库也将日益强化其中国研究对中国的影响。面对这种趋势,中国方面应该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
  第一,以开放态度积极引导、利用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
  中国方面强化对美国智库中国研究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应该注意引导智库客观、公正地认识中国,促进其提出客观、准确、科学的政策意见,以减少建立在错误认识基础上的错误政策建议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引导智库的中国研究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有关地方部门积极开展与兰德公司的合作就表明,中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美国智库的智力资源。
  当然,达到利用美国智库的智力资源为中国发展服务的目的,还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首先,在与美国智库进行合作研究时,应时刻注意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次,对合作研究及其成果应该秉承高标准、严要求原则,防止出现质量低劣的研究成果。此外,在利用美国智库的研究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即在坚持客观、准确研究的前提下,必须明确项目研究是为中国利益服务的。
  第二,借鉴美国智库经验,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利用新媒体,及时充分发布各类信息、外文成果。制约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首要因素是语言和对新媒体的运用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为国外直接提供外文信息,是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的首要渠道。如,针对目前中国主要智库外文网站语种单一的问题,中国智库应着力于建设英语、日语、俄语、法语等外文网站。鼓励中国智库研究人员在国外各类媒体上,以外文形式发表政策观点和研究成果。一方面促进国外中国观点的认知,另一方面促进中国以及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中国智库应考虑,开发新的“中国智库”软件等新媒体工具,通过将其向国外推广,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推进中国智库在国外的本土化。所谓“本土化”并不是使中国智库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完全与中国脱钩,完全被所在国同化,而是指中国智库通过机构、人员、研究项目、研究活动等加深与所在国的密切联系,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所在国的各种有利条件,开展与所在国有直接关系并对中国有实际意义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达到促进中国对所在国的认识,以及促进所在国对中国的认识的目的。如,鼓励、推动有条件的智库采取与有关国家的有关机构合作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广泛地吸收相关国家研究人员参加研究活动。
  聚焦相关国家实际热点问题,开展高质量研究,为相关国家提供智力服务、对相关国家的决策形成影响。提升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是提升自身研究的质量。首先,准确把握相关国家的客观实际及其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其次,针对所在国实际问题,设立研究项目,实现以项目促合作、促研究。最后,积极促进中国智库有意识地与相关国家的政府、企业等单位展开合作,承接相关国家政府部门的委托项目研究,从而通过为其提供智力服务,实现对其决策形成影响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蒋正翔]
    1. 增强智库的舆论引导力
    2. 构建智库生态文明的“共同价值”
    3. 地方志:既是“知库”,也应成为“智库”
    4. 进一步加强社会智库自身建设
    5. 充分发挥社会智库的独特优势
    6. 智库成果要让世界 感兴趣 易接受
    7. 汪碧刚:推动高校建设智库 助力现代城市治理
    8. 吴田: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热的冷思考
    9. 中国立场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
    10. 如何加强中国特色高端智库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