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面向中国问题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 2014-08-28    作者:汪行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08-27
  字体:(     ) 关闭窗口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中国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界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意义,学者们有着一致的看法:在20世纪80年代,它打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之后,它增强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进入21世纪后,它为中国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资源。在我看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对于学术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更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含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强化中国问题研究范示意识是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

  在当今中国学术场景中,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勿庸质疑,但热中有忧。这种担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理论推动力的减弱,尚未找到理论研究的兴奋点;二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出现了“拥挤”现象,一些国外没有多大影响的人物和理论甚至成为国内学者理论猎奇的对象。

  继续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关键还是要找到兴奋点,使这个领域活化,形成面向中国问题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一谈到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一些人肯定会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收集、整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等方面的研究。我们看到,虽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问题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也有了一席之地,如阿瑞吉、安德森、德里克对中国的评论。但是,总体上说,由于受欧洲中心主义观念和语言信息方面的限制,中国问题并没有被普遍的主题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被普遍讨论的反而是拉美的社会主义和伊斯兰世界的问题。因此,面向中国问题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有所突破,并有所建树。“国外马克思主义”虽然是一个中国式命名,但其含义和主要内容是清楚的。它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及其传统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对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的批判诊断,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证明和实现的努力。因而,思考“面向中国问题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需要从上述核心内容入手。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可贵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带着解放意图的社会批判理论”

  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状况看,它似乎是一个破碎的世界,学派林立,新主义层出不穷。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可以共存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可贵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带着解放意图的社会批判理论”。就规范性而言,马克思的绝对命令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把人从各种奴役和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和个体间的自由联系,社会批判就是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的诊断和批判,以实现上述目标。我倾向于把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解为“跨领域的唯物主义”,而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其论证则可称为 “开放包容的全面解放理论”。

  霍布斯鲍姆曾经认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就看到了纠缠人类二百年的社会矛盾及灾难性后果。“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触及到全球化、周期性危机和不稳定。过去几十年,人们相信市场可以摆平一切,对我来说,似乎是神学的论断而不是现实。”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对剥削和压迫现象的批判,也是对物化和异化现象的批判,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前一传统,人本的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后一传统。今天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出现许多新的理论,如女性主义批判、生态主义批判、后殖民批判、宗教批判、文化批判,等等。这些理论似乎是特殊性的、离经叛道的。因为它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传统阵地,也放弃了反资本主义立场的普遍主义和总体性诉诸。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当今左翼已经陷入了奇特的格局:虽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好的,但也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实现的,似乎资本主义必胜论与社会主义悲观论之间正在结成神圣同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如此排斥这些理论。马克思主义反对使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当代各种批判理论的意义正在于它们从各种方面揭示马克思所反对的现实状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像嗅觉灵敏的猎手,去探测人类活动及其关系中一切领域——生产领域、欲望领域、性别领域、权力领域、生态领域、文化领域——的强制、压迫、异化因素,由此在统一于跨领域的唯物主义批判中共建人类未来的事业。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是寻求后资本主义的理想和社会样态

  除社会批判外,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使命是寻求后资本主义的理想和社会样态。长期以来,正统马克思主义持非规范的实证主义或策略主义立场,不是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历史必然规律基础之上,就是把它建立在阶级斗争的结局之上,从来没有认真看待自己用于批判资本主义的规范前提和自己理想的规范根据。在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后,人们意识到无规范的客观主义和权力主义正是社会主义事业遭遇挫折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苏联的失败给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机会。对苏联模式不能仅仅因为它失败了而拒绝它,更重要的是出于它的规范缺陷而拒绝它。正如诺曼·格拉斯所说,今天谈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其规范的论证之门,因而,正义理论的繁荣是值得肯定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多维度的,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规范证明也是丰富和多样的。今天许多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除了满足传统的经济平等和无阶级强制外,还必须是生态敏感的、性别敏感的、意义敏感的、个性敏感的,等等。未来社会既必须是自由的,也必须是平等的,既分享着共同性,又体现人的个别性。马克思主义需要在规范上建立包容全面的解放理想。

  为什么对资本主义的跨领域唯物主义批判和有关未来社会包容全面的解放理想是重要的?首要的理由是,马克思主义不能一方面批判工具理性,另一方面又把自我保存和自我辩护作为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是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对资本主义的跨领域唯物主义批判是解释世界的需要,而建立包容全面的解放理想是改造世界的需要。虽然中国问题具有特殊性,但就中国文明的发展阶段和所处环境来说,我们不能完全避免由市场经济、工业化生产和全球化竞争所产生的各种消极现象,跨领域的唯物主义批判对我们诊断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找中国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包括传统社会主义的诉求,也包含着当代发展的要求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不论哪一方面都需要规范的自我证明。深入研究和总结国外马克思主义在规范向度上对人类理想和价值的研究,对我们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