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与第三世界外交
中国与亚非国家深化合作正当其时
发布时间: 2015-04-29    作者:田文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4-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亚非国家是中国的天然盟友,这些国家大多经历过西方殖民压榨的屈辱历史,当前面临相似或相同的发展任务,双方共同点大于差异性,更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60年前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亚非国家首次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如今60年过去,国际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亚非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就此而言,中国与亚非国家深化合作正当其时。

  首先,“中间地带”战略重要性日趋凸显。近年,国际格局“南升北降”加快。西方经济总量持续下降,2013年西方国家经济总量首次低于世界经济总量一半;同时新兴经济体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五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50%。新兴经济体在G20中的代表数,基本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当前,西方“将弱未弱”,新兴经济体“将强未强”,国际权力格局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状态”。历史经验表明,国际权力转型期,往往也是大国矛盾激化期和战争高发期。囿于“核恐怖平衡”和经济相互依赖,当前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不太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但其他领域博弈和斗争将日趋激烈。这其中,“中间地带”成为大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亚非拉地区占全球国家总数的3/4,全球土地面积67%,世界人口总数77%,是大国博弈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地缘政治看,大国的外围地带越大,威胁源越远,本国就越安全。从地缘经济看,“中间地带”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大国可依托的“中间地带”范围越大,市场规模和原料产地乃至经济规模就越大。

  “中间地带”基本都是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大多 “在路上”,需要在几十年内解决西方花几百年解决的问题,因此,既处在高速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多发期。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政治制度转型、经济发展、阶级矛盾、民族宗教问题等,稍微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群体抗议和社会危机。一旦这些国家出现问题,西方大国就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聚拢过来,通过利益拉拢、外交孤立、网络攻击、经济制裁、“颜色革命”、策动分裂乃至发动战争等手段,借以实现有利于己的战略目的。当前伊朗、利比亚、苏丹、委内瑞拉、叙利亚、乌克兰等国家动荡加剧,背后均有大国博弈的因素。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提升,中国希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一方面,亚非国家是中国崛起可以信赖的政治盟友。中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发挥更大影响,同时“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就需要在国际上多交朋友,尤其需要“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美国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不愿中国崛起,排挤、削弱和打压中国是其长期目标,双方斗争多于合作,很难成为平等相待的盟友。中国对西方大国不能抱太多战略幻想。相比之下,亚非国家是中国的天然盟友。这些国家大多经历过西方殖民压榨的屈辱历史,当前面临相似或相同的发展任务,双方共同点大于差异性,更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新中国成立后,屡遭西方外交孤立和围堵,正是广大亚非国家鼎力支持,将中国“抬进联合国”。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真心希望中国强大,共同制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拓展外交空间,提升国际地位,同样离不开亚非国家的支持。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在全球产业结构中大体处于中游,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但发达国家不愿放弃现行 “中心—外围”的产业链结构,加上目前欧美经济萧条,全球合作意愿弱化,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未来开拓欧美市场空间有限,对我实现经济转型帮助不大。相较而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潜力较大,尤其近些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速比发达国家快2—3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70%来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必须顺应潮流,将发展中国家视为重要倚重对象。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四个传统市场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比5年前下降6.2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上升6.2个百分点。加强南南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规模保持和扩大,还是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据报道,中国出口发达国家以贴牌生产为主,出口发展中国家产品则以自主品牌形式呈现。这些年来,正是通过开拓新兴市场,中国形成了中兴、华为、长城汽车等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因此,中国要想发展壮大高端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除开拓国内市场外,必须强化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合作。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合作重点就是亚非国家。

  最后,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深化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亚非国家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接发展战略,把亚非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深化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亚非合作新格局。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日益加大对世界事务的关注和介入力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文明古国的三重身份,决定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交往,不可能也不应该重蹈西方覆辙,而必须另辟蹊径,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非洲期间,提出“正确义利观”概念,认为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按照笔者理解,这种“中国特色的合作模式”,实际是兼顾利益与正义的“权利政治”。一方面,这种合作模式承认并基于相互间利益需求;另一方面,与亚非国家合作又建立在主权平等基础上。倡导公平正义与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看似互不搭界,实则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国家的外交理念如果没有道义原则,忽略甚或抛弃公平正义,一味奉行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实用主义原则,必然导致行为短视和机会主义。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