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 著者自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编笔谈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6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下简称《国史稿》),2月25日至3月6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了9场系列讲座,邀请《国史稿》编委会主要负责人、各卷主编和统稿组主要成员讲谈了编撰《国史稿》的指导思想、方法、过程以及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显著特点。本期刊发《国史稿》各卷主编的发言,供读者品读《国史稿》时参考。

  谈谈《国史稿》序卷的立意和谋篇

  序卷主编、研究员田居俭

   一、关于立意

  设立《国史稿》序卷(以下简称《序卷》)的目的是让历史告诉未来,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的?弄清近代以来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设立《序卷》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对“现时”与“古代”关系的经典性论断。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又指出,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毛泽东的这些精辟论断启发我们:理解和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史,即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相对接,使两者成为源远流长的有机整体。

  《序卷》与诸多版本的国史著作不同,它是从当今中国领土上发现古代先民最早活动遗迹的170万年前写起。这样做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真理。正如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指出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按照这一逻辑,叙述和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构成了《序卷》的编著原则和独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之前的历史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中国的“前天”和“昨天”。中华民族勇于艰苦创业、长于发明创造是举世闻名的。在古代,中华民族曾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华文明繁荣昌盛五千年本身,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这是迄今为止没有偏见的中外人士都认同的事实。正如英国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所说:“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

  当近代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中国封建王朝落伍了,腐朽了。资本主义列强乘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强迫封建统治者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去了大片领土,掠走了无数财富,把中国拖进了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奋起抗争,先后进行了抵抗侵略和压迫的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斗争。但是,由于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救亡图存的途径,因而遭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打压和绞杀,致使历次斗争相继失败。

  正当苦难的中华民族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鉴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宣布:“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并以此为起点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综上所述,《序卷》的立意可以归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以两千多万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每一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都要铭记和珍惜。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重建国家”的伟大目标,从理论到实践艰辛探索28年取得的胜利成果,每一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都要铭记和珍惜。这两个“来之不易”和两个“铭记和珍惜”就是《序卷》的主题和主线。

  二、关于谋篇

  《序卷》是《国史稿》第一卷至第四卷(乃至今后续修的各卷)的序言,承载着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来的任务,必须独立成卷,篇幅可长可短,不必与其他各卷整齐划一。这种布局,既体现了《序卷》与正卷的联系和区别,又彰显了《国史稿》的特色和风格。

  《序卷》除“引言”外,共设六章,目的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昨天和前天”与“今天”的关系,为避免在内容和版本上与诸多名家撰写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重复,因此,《序卷》必须创新,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超。在谋篇上坚持古为今用、详近略远,优选和整合“昨天和前天”的典型史料,选择不落陈套的布局,阐释主题和主线。按照这一思路,《序卷》共分为六章、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即第一章,叙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古代史,叙述这100多万年的古代史,只用31页,不足《序卷》篇幅的1/4。第二单元即第二章,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叙述这近80年的近代史,用了42页,约占《序卷》篇幅1/4强。第三单元即第三、四、五、六章,这四章叙述中国近代史的最后30年。因为这30年的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需要用更多的笔墨书写,所以这四章用了139页,占《序卷》篇幅的一半。

  从《序卷》的结构看,这种布局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详近略远”的编著原则。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史”的叙述,能够顺理成章地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的谋篇,才能充分体现立意,按照《国史稿》设计的蓝图把《序卷》打造成合格的配套工程。其标志就是《序卷》的结束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重建国家’,至此浴血奋战了整整28年,也艰辛探索了整整28年,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即将变成美好的现实。这时的革命胜利形势,借用19年前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预示革命高潮就要到来的三个形象比喻则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949年的金秋,中国人民正是以这样激动的心情,来迎接新中国壮丽与辉煌的诞生的。”

  以这个结束语为切入点解读《序卷》的立意和谋篇,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序卷》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线索,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序卷》的主题和全貌。

  结合多年从事历史研究以及编写《序卷》的经历,主要有两点体会:

  第一,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事国史研究,眼界一定要开阔,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笔者大半生都在做学问,但至今仍深深感觉到知识储备不足,因此仍然要坚持学习。笔者大半生做学问总结出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十个字,即:哲、史、文兼涉,学、思、写并举。希望大家要有成为专才、通才的目标和决心,并去努力实践。

  第二,要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甚至一生去奋斗。写作有两个过程:一种是由短往长写,另一种是从长往短写。这两种“短”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第一种 “短”相对容易,第二种“短”才是最难的,也是最能体现写作能力和水平的。要达到“篇无剩句,句无剩字”的境界,唯有多读、多写、多改。

    1. 有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 程中原:参加《国史稿》编写工作的一些体会
    3. 张启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4. 刘国新:成功源于坚守——编写《国史稿》第一卷的几点体会
    5. 田居俭:谈谈《国史稿》序卷的立意和谋篇
    6. 周新城: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来看国史研究
    7. 梁柱:国史研究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融通与导向作用
    8. 有林:围绕《国史稿》谈十八大重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9. 李力安: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
    10. 李克强在京会见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麦纳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