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 著者自述
有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作者:有林    发布时间:2013/07/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心得

  有人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是爱国主义教材,这是我们写书的主旨,也符合党的十八大重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

  筵有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深厚的感情是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家园和同胞的真挚的眷恋,是对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高度认同,是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永不忘怀的责任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下简称 《国史稿》)把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括为四条,其中第一条就是“使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当代,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用以克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人评价《国史稿》是爱国主义教材,这是我们写书的主旨,也符合党的十八大重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

  在编研《国史稿》的过程中,我有四点体会。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历史事实来写史。编写之初,编委会就提出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新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编写用符合事实的材料,而不能用歪曲的或属于个别情况的材料,否则就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收集史料还只是弄清史实的第一步,尽管是重要的一步,接下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还要有“论”,而不仅仅是材料堆积。“论”还有“论”得是否得当的问题,在编写和统稿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以此精神谋篇立论,这是这套书达到“政治上成熟,论述分析公允稳妥”的重要原因。

  其次,要明确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做出的。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要性,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探索中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和思想成果指导下实现的。当然,探索中也发生了失误,从而使党和国家遭受了挫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毛泽东个人的事。这一点,邓小平、陈云、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均有深刻论述。

  再次,编写国史要把国家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作为重点,既要写它们的实质,又要写它们的加强与改善。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在我国,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政体。我们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决不是改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这一制度。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

  最后,要体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曾科学地预见:“在整个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这些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以全面否定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以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稍加改良为特征的民主社会主义。此外,还有普世价值论和宪政民主论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有强大的反作用。只要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达到预定目标。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编笔谈
    2. 程中原:参加《国史稿》编写工作的一些体会
    3. 张启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4. 刘国新:成功源于坚守——编写《国史稿》第一卷的几点体会
    5. 田居俭:谈谈《国史稿》序卷的立意和谋篇
    6. 周新城: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来看国史研究
    7. 梁柱:国史研究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融通与导向作用
    8. 有林:围绕《国史稿》谈十八大重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9. 李力安: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
    10. 爱国主义不等于狭隘民族主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