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撰写了学习体会,现刊登如下。
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的报告,感到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我简单谈一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跟大家共同学习。
习近平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这是一个新的判断,为我国当代社会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为全国人民指出了新的前进方向。这一判断被写入党章。
那么,如何理解“新时代”?通过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一、“新时代”“新”在哪里?
第一,新起点。即这个新的政治论断,是基于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五年中,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而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所以,我们要珍惜五年来取得的成就,珍惜新时代的到来。
第二,新判断。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源于我国社会的新特点,是实事求是的。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
第三,新飞跃。即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第四,新目标。即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从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个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
除上述“新”外,中共十九大报告还有许多“新”。总之,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飞跃。无论对我们国家、民族,还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有重大意义。
二、“新”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有“新”,也有“不变”。不变的是:第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第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变。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坚持改革开放不变。经济建设仍然是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的中心,四项基本原则仍然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仍然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这是不变的。
所以,这个“新”与“不变”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那就是:我们这个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不同,党的执政方式和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了。比如,同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现在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等。
三、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正如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所做的高度概括:“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段话非常科学、准确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
能够走进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第一,作为党史、国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个时代,应该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第二,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仍然应该尽自己所能,做能做的事,为这个伟大时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以下凡文中明确说明出自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均来源于此,不再一一注明。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