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项重要经验,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写入党章,对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部署。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各项改革的协调配套、系统集成,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实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良好开局。
六大改革必须始终围绕一个总目标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深刻表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大改革,必须始终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来推进,各项改革均要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量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符合13亿多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出发,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构建和完善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因此,改革的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规定了改革的总方向。在改革实践中,无论是哪个方面、哪个地方的改革,都不可偏离这一总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将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魅力进一步彰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管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是为每一个人创造施展才华机会的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落实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例如,在治理方式上应当包括国家管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形成一个全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完整高效的治理体系;在治理主体上,应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在治理手段上,应广泛运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平台,建立统一指挥、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信息反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通过六大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让六大改革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六大改革覆盖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构成一项结构复杂、关联紧密的庞大系统工程。各项改革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只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同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应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改革完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时,都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衔接,都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比如,市场竞争机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但市场竞争也有局限性,容易拉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正,这就需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维护社会公正。当前,要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主攻方向,消除实现平衡而充分的发展的制约因素,消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攸关社会前进方向,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偏了,一切皆错、满盘皆输。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都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通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文化体制改革能产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凝聚力的黏合剂,能产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应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制度基础。为此,应大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体制改革直接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效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收入分配公平公正,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改革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体制机制,使各项公共服务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人口流动的社会状况相适应。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通过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改革合力。
上述六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系统工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处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功能。在制定每一项改革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殊性,也要考虑与其他改革的关联性,使各项改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比如,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应把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制度作为重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应更多关注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社会体制改革应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找到治理农村土地面源污染的有效办法,尽快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问题;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0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