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 史家评议 >> 经济
武力:中国道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发布时间: 2018-02-07    作者:武力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6-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为什么具有强大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向前拓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道路能够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 

  当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经过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的时候,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处于农业文明时代。虽然当时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很大,但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了。同时,腐朽的上层建筑也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1840年以来我国挨打受欺的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所指出的那样:“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 

  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具有的基因,并一以贯之体现在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凝结为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核。我们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使命,就是要为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清障碍。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工业化就成为新中国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1953年,我国选择向社会主义过渡,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在当时人口多、底子薄、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很容易陷入“贫困陷阱”,即因为没有剩余去扩大生产和改进技术而继续停留在贫困水平。正如毛泽东同志1956年1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所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遭受过一些曲折。 

  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就是基于这一认识。因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虽然保证了我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和高积累政策下的社会稳定,但越来越复杂的经济靠计划是不能高效运行的;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总体落后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单一公有制也不利于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资源配置难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回顾中国道路开创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道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向前拓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大大提高,经济总量也跃升至世界第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脆弱、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粗放、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情况,成为制约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要突破这些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或者说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这种改革和调整,依然是中国道路不断向前拓展的内生动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等等。现在人们经常讨论我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束缚和抑制的结果吗?我们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就是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